2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2021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汇报,要求汇聚众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确定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的措施。
本次会议释放出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如加大餐饮、零售、旅游、交通客运等特殊困难行业税费减免,延续并将地方“六税两费”减免政策范围扩至全部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同时,会议强调继续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缓解下游企业成本上升压力,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加大力度支持工业和服务业恢复
会议指出,工业和服务业在经济发展和稳定就业中起着骨干支撑作用。当前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态势仍不牢固,服务业因受疫情等影响存在一些特殊困难行业,近期要抓紧出台措施,加大帮扶力度。其中包括:
一是加大工业、服务业所得税减免力度。今年对中小微企业新购置价值500万元以上设备器具,折旧为3年的可一次性税前扣除,折旧为4年、5年、10年的可减半扣除。延长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政策。扩大地方“六税两费”减免政策适用主体范围至全部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二是引导加强金融服务。人民银行提供激励资金支持增加普惠小微贷款等,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快增长,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三是推进制造业强链补链和产业基础再造,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等,扩大有效投资。
四是针对餐饮、零售、旅游、交通客运等特殊困难行业,在阶段性税收减免、部分社保费缓缴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稳就业和消费恢复。2022年免征公交和长途客运、轮客渡、出租车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继续按80%比例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
对承租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今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减免6个月租金,其他地区减免3个月。各地可对承租非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适当帮扶;对减免租金的房屋业主,按规定减免今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地方“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延续并扩大范围
本次会议释放出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如加大餐饮、零售、旅游、交通客运等特殊困难行业税费减免,延续并将地方“六税两费”减免政策范围扩至全部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
值得注意的是,扩大地方“六税两费”减免政策适用主体范围,或意味着全部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能将享受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最高减征50%税额。
所谓地方“六税两费”减免政策,是指财政部、税务总局在2019年发布的《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第三条、第四条内容,具体来看:
1、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以及宏观调控需要确定,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2、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已依法享受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其他优惠政策的,可叠加享受上述优惠政策。
而根据本次国常会内容,不仅接下来地方“六税两费”将延续使用,且享受主体将变更为全部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继续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会议强调,要继续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缓解下游企业成本上升压力,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确保全年粮食丰收,增加煤炭供应,支持煤电企业多出力出满力,保障正常生产和民生用电。
国家统计局周三数据显示,1月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9%,环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4%。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9.1%,环比下降0.2%。 国金证券...
2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2021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汇报,要求汇聚众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确定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
文财信研究院 宏观团队 李沫 核心观点 一、食品是CPI同比增速回落主因,预计2月CPI同比增长0.8%左右,全年呈前低后高走势。食品方面,猪肉和蔬菜价格贡献了...
据上海钢联(行情300226,诊股)发布数据显示,部分锂电材料报价今日继续上涨,电解钴涨1000元/吨;电池级碳酸锂涨8500元/吨,均价报43万元/吨;氢氧化锂涨10000-12500元/吨。...
西部宏观首席分析师张静静 我们在去年9月26日报告中首次提到,2022年有望出现猪油共振,并推动下半年CPI同比走高。鉴于目前商品大涨、猪油共振的力度更超预期,下半年CPI...
本文“大消息!国务院派发“大礼包”!这些行业都有份儿”由FX112财经网
首发,欢迎转载,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FX112财经网(https://www.942fx.com)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 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 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 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或致函告之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关注FX112财经网,获取最优质的财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