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永安镇新力村农民王玉海家中,铲车、搅拌机、拖拉机等一台台崭新的机械设备映入眼帘。王玉海告诉记者,这都是他养牛的好帮手。
“这两年,我在‘牧业再造突泉’政策的帮助下,共贷款8万元购买基础母牛,现在牛存栏达50多头。种地也转变到为养而种,100来亩地主要种植玉米。”王玉海说,过去秸秆没人要,大部分都烧掉了。养牛之后,秸秆就成了“香饽饽”,村里更加干净整洁,火灾隐患也少了许多。
新力村党支部书记金荣良告诉记者,村里约有75%的农户养牛,“现在养牛政策好,效益高,大家养牛的热情十分高涨。全村现有存栏1200多头牛,户均6头牛。下一步我们想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的带动作用,整合多方资源,改良牛的品种,提升养牛效益”。
突泉县产业化办公室主任贾玉鹏介绍,近年来,突泉县因地制宜,创新实施“牧业再造突泉”工程,在壮大牛产业发展方面做足文章,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银行、农户在牛产业中的四大主体作用,通过户养企育、放母收犊、合作养殖、寄牛分红、自繁自购5种模式,推动金融政策扶持、畜牧“120”社会服务配套及养殖风险担保等保障体系建设,使全县牛产业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截至3月底,全县牛存栏总数达到13.38万头。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养殖基地增量建设,继续采取小规模、大群体、集群式发展模式,把千家万户发动起来,在提升肉奶牛数量的同时,确保养殖质量,注重品种改良,并加快冷链物流等体系建设,推动突泉县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贾玉鹏说。(经济日报记者 余 健)
70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引领下,内蒙古自治区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谱写了崭新的篇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掉队,体现了...
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永安镇新力村农民王玉海家中,铲车、搅拌机、拖拉机等一台台崭新的机械设备映入眼帘。王玉海告诉记者,这都是他养牛的好帮手。 “这两年,我...
去年6月,河北保定籍的华林高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李皓回家了,在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组建了智慧社区研发团队,家乡的创业环境并没让他失望。 “以前觉得研发...
位于新疆昌吉市中山路的一处办公楼前,牌匾上的“小渠子一村”几个红色字体格外醒目。 “以前我们村是名副其实的‘负债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1500元左右。”村党支部...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南宁5月10日讯(记者周骁骏、童政)近日,记者从广西优化营商环境三年大行动进展成效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0年广西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速47.8%,在全国排名第...
本文“突泉县:“牧业再造”壮大致富产业”由FX112财经网
首发,欢迎转载,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FX112财经网(https://www.942fx.com)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 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 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 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或致函告之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关注FX112财经网,获取最优质的财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