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疆昌吉市中山路的一处办公楼前,牌匾上的“小渠子一村”几个红色字体格外醒目。
“以前我们村是名副其实的‘负债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1500元左右。”村党支部书记杨炳荣说,2004年之前,村里因为修缮道路、建设大棚温室等基础设施,负债27万元。“那时集体收入仅2万元,有村民甚至买不起过冬的煤。”杨炳荣说。
为了村里的发展,杨炳荣带领村两委进行集体土地清查,对欠款、承包费进行清理,并于2005年还清了27万元债务。2006年到2007年,因昌吉市城市扩容改造,村里的部分土地被征收,村集体账上有了300多万元。
“当时,村两委想用这笔资金购买固定资产,继续壮大集体经济,但很多村民不同意,要求把钱分了。”杨炳荣说,两委班子走街串巷给村民做工作,最终村民表决同意将这笔钱用于壮大集体经济。
建办公楼用于商业出租、出资购买养殖小区……村民反复讨论经营策略,满怀信心抱团取暖。从那之后,村集体资产如“滚雪球”般不断壮大。
2016年4月,小渠子一村被确定为新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按照资本运营、股份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改革思路,小渠子一村开展了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配置股份等工作。
“多亏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家家住楼房,户户是股东。”村民马龙说,以前没有股份制,整个村感觉很散漫,但现在村民们一起研究讨论未来发展,干劲十足。
如今,小渠子一村集体资产达到1亿元。杨炳荣告诉记者:“我们村计划增加厂房、农副产品加工项目,扩大商业用地出租,让村民有更多的收益。”
“发展村集体经济需要整合升级,未来通过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让12个村集体经济共同发展,实现大家共同富裕。”中山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丁旭信心满满。(经济日报记者 耿丹丹)
去年6月,河北保定籍的华林高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李皓回家了,在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组建了智慧社区研发团队,家乡的创业环境并没让他失望。 “以前觉得研发...
位于新疆昌吉市中山路的一处办公楼前,牌匾上的“小渠子一村”几个红色字体格外醒目。 “以前我们村是名副其实的‘负债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1500元左右。”村党支部...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南宁5月10日讯(记者周骁骏、童政)近日,记者从广西优化营商环境三年大行动进展成效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0年广西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速47.8%,在全国排名第...
发改委、工信部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钢铁去产能“回头看”检查工作的通知,检查重点包括退出产能情况、退出产能情况、历次检查整改落实情况、2021年粗钢产量压减工作情况等...
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继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继续开展宽带和专线提速惠企工作,中小企业宽...
本文“负债村?出致富路”由FX112财经网
首发,欢迎转载,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FX112财经网(https://www.942fx.com)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 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 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 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或致函告之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关注FX112财经网,获取最优质的财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