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朋友圈,一张根据知名公司董事长讲话整理的图表被不少人传播,图表对比了中国与美国在工资、土地使用成本、电价等成本上的差异,除了美国工资大幅高出中国,其他成本都低于中国,有研究者甚至断言,中高端产业回归美国是大势所趋。

要不要去美国投资建厂?第一财经记者联系了在美国拥有工厂的多家中国上市公司,详细调研他们在美国的投资决策和运营情况,这些公司将自己的感受和得失和盘托出,叙述如下。

应对贸易保护措施的无奈选择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顿地区的锡利市,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亮股份,SZ002203)一座全新的铜管厂即将投产。

作为全球最大的铜管生产企业,海亮股份主要从事铜管、铜棒、铜管接件、铜铝复合导体、铝型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北美市场一直都是公司最大的境外销售市场。

2010年,该公司就成立了美国海亮,在美国设立全美销售办公室,租赁5个分销仓库,从国内和越南的生产基地运输铜管和管件产品到美国仓库,面向全美的批发商客户进行分销。

2016年4月,海亮股份又斥资3000多万美元收购了美国空调制冷和水暖分销行业的领军企业JMF,从而拥有了更稳定的客户群以及成熟的销售渠道。

然而,美国对国外铜管产品的反倾销政策,一直是影响海亮在美国市场进一步壮大的“不定时炸弹”。

海亮股份投资并购副总监蒋枫回忆,2010年前后,美国对中国出口美国的铜管发起反倾销,导致中国出口美国的铜管成本增加,当时海亮正好在筹建越南工厂,公司转而通过越南工厂向美国出口铜管产品,从而避开了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冲击。然而到2021年,美国又对越南出口美国的铜管发起了反倾销,这进一步推动了海亮在美国当地建厂的决定。

“美国是我们最大的单体国家市场,我们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能占到10%左右,位列前三,但客户也会担心供应链安全,希望优先发展本土的供应商,以避免各种税收和供应链影响,尽管在越南工厂也被反倾销后,我们在依靠泰国工厂出口美国,但泰国工厂本身产能也有限,还要优先满足亚洲市场的供应,并且未来也可能被反倾销。”蒋枫说。

于是从2018年开始,海亮启动了在美国建厂选址的深入调研工作,通过与多个州政府的访谈和工业园区的考察,最终选定了5个州进行深入洽谈。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调研,最终选择在德州休斯顿地区的锡利市设立铜管生产基地。

“全球化布局加强了海亮在全球范围的供给能力,可有效防范全球产业链变化与单一市场波动,提升海亮在供给端的优势与地位,”海亮股份董秘钱自强称,在美国建厂还可以大大缩短交货周期,并进一步满足客户更多的个性化需求。

根据海亮股份的历年财报,其海外业务的吨毛利一直高于国内,而美国市场是海亮在海外的最大单一国家市场。

海亮股份美国工厂

在海亮之前,另一家国内的铜管生产企业金龙铜管,早在2014年就已经去美国建厂。

时任金龙集团董事长的李长杰告诉记者,之所以要去美国建厂,主要是美国对公司反倾销裁决的推动。此前,公司的产品一直都远销北美、拉丁美洲、亚太、欧盟及中东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北美市场是重要的海外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而金龙的工厂,此前主要在中国和墨西哥进行生产。

然而,2009年9月30日,美国国内4家以制造铜水管为主的铜管制造商利用美国国内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时机,共同向美国商务部及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了针对中国和墨西哥精密无缝铜管的反倾销调查申请,并被美国商务部及国际贸易委员会接受并最终裁定,从2010年11月始,对金龙股份从国内出口到美国的铜管产品,征收11.25%的反倾销税,金龙墨西哥公司也被征收约28.16%的关税。

“虽然2013年6月5日,经过美国美国商务部及国际贸易委员会的审查,金龙集团取得了第一阶段关税为零的胜利,但美国对中国和墨西哥生产的精密铜管征收反倾销税的过程,已经严重影响了金龙的国际化战略,如果不能尽快地绕过反倾销制约,满足美国供应商的需求,现有成熟的客户群就可能会丧失,金龙也可能会失去美国市场。”金龙集团一位内部人士透露。

因此,为了彻底摆脱美国对金龙铜管“倾销”的指控,金龙有了到美国设厂的想法。通过对美国铜管生产现状总体情况进行调研,金龙发现美国的铜管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生产效率很低,而金龙具有生产工艺先进的技术优势;同时,在当时奥巴马政府“制造业回归”的导引下,当时美国国内招商引资力度都很大,优惠条件多,投资时机也比较成熟。

同样为了避免反倾销高关税而去美国建厂的,还有床垫品牌Mlily梦百合(603313.SH)。

梦百合非常注重海外市场,其产品销售到美国、日本、英国等73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近10000个销售终端。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做全球化战略,在诸多的海外市场中,美国市场尤为重要,2021年公司北美地区营收占比达62%,”梦百合家居美国亚利桑那生产基地总经理冒志勇告诉记者,“数年前,由于美国对很多物料收取高额税费,反倾销也导致美国对于床垫这类商品也有很高的关税,这就给我们的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带来很大的挑战。如果放弃美国市场,那么相当于失去了一半以上的销售收入;如果继续出口则难以负担税费成本。此时,我们想到一个方法,那就是去美国当地开设工厂,这样既可以规避关税问题,又可以保住美国市场份额。”

据了解,梦百合在美国工厂生产的产品,有99%都是在美国销售,极小部分销售到韩国和日本。

梦百合家居董事长倪张根称:“美国是我们产品最重要的消费目的地,虽然人工和其他费用远高于中国,但既然要参与国际竞争、打造全球品牌,就必须勇敢的走出去,去锻炼能力。梦百合的国际化决定了品牌全球化和供应链全球化是必然选择。”

目前,梦百合在中国、美国、塞尔维亚、泰国、西班牙拥有六大生产基地,其中美国拥有南卡生产基地和2021年落成的亚利桑那生产基地。在海外市场中,美国的两个工厂是设计产能最高的,足见美国市场对其的重要性。梦百合方面透露,其还在进行美西二厂的扩建,预计一年后可以启用。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风生水起,在一些产业竞争优势突出,美国为了保护本土企业,对中国企业动辄举起反倾销大棒,将中国产品挡在国门之外,让相关企业不胜其烦;一些企业在美国反倾销大棒的威慑下,为了规避关税问题,保住甚至扩大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不得不加速去美国建厂。

全球化布局之需

作为中国较早在美国投资设厂的企业,海尔在美国建厂,更多是主动出击开拓市场,打造自主品牌。

1999年4月,海尔建立美国海尔工业园,园区占地700亩,海尔美国电冰箱厂破土动工,年产能50万台,2000年,美国海尔工业园正式投产,生产家电产品,这意味着第一个“三位一体本土化”的海外海尔的成立,即设计中心在洛杉矶、营销中心在纽约、生产中心在南卡罗来纳州。

海尔美国建厂前,在美国的年销售额不到3000万美元,由于该建厂项目的带动,海尔在美国的年销售额3年内提高到2.5亿美元,增长了8倍。

对于当初在美国设厂的考虑,海尔智家(600690)在给第一财经记者的书面回复中表示,传统出海模式侧重于贴牌代工,更多赚的是制造的钱,而非品牌的溢价。但成本上涨,各种红利逐渐消失,代工的利润空间越来越薄。相对而言,自主创牌需要在研发、建厂、营销、渠道等领域进行投入,虽前期投入巨大,但长期视角下,创牌受益于深度了解海外市场和海外消费者,不仅可以树立自身品牌价值,获得更高的品牌溢价,还能有效消化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因此,海外建厂一直是海尔智家坚持自主创牌,践行“三位一体”本土化战略的先手棋。这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全球用户日益扩大的需求,使得产品的销售和服务更加便捷,还将继续提升海尔系产品在全球各国市场所占的份额。

2016年,海尔又以55.8亿美元收购了连续多年亏损的通用电气家电业务(GEA),在没有更换设备、没有空降管理者的情况下,GEA在被收购后的第一年便扭亏为盈。到2021年,GEA的收入是并购前(2015年)的1.8倍以上,利润是并购前的3倍多。

在美国市场,海尔智家通过Monogram、Cafe、GE Profile、GE、Haier、Hotpoint等六大品牌,全方位覆盖高中低端各细分市场。2021年,Monogram、Cafe、GE Profile等高端品牌的收入增长超过40%。在海尔的支持下,GEA新增了空气和水家电、小家电等业务,拓展电商等新渠道。

此外,海尔智家还在美国开设了全新的西海岸区域配送中心,以缓解GEA在洛杉矶港周边地区的供应链压力,并且能够将加利福利亚州北部、俄勒冈州南部和内华达州西部的客户交货时间缩短一半,实现次日交货。

海尔智家方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对不断扩张产能的美国业务来说,得益于研发、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本土化运营模式,海尔智家在美国有效规避了航运、汇率等问题,并依托高端创牌缓解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挑战,GEA成为美国家电业增长最快的公司。

利用美国当地资源,海尔还在美国建立了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和销售网络,融入当地社会。以GEA为例,自2016年加入海尔智家以来,GEA已在其美国制造和分销业务上投资20亿美元,增加了3000多名新员工,并在美国经济中创造了88000个就业机会。

在美国投资的还有涉农企业。美国是全球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在全球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013年,万洲国际以71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美国排名第一的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猪肉便宜,可以出口到中国市场,形成竞争优势。

一直以来,中美猪肉价格之间存在较大的价差。

万洲国际三季报显示,2022年1-9月,中国平均生猪价格在同比下跌22.5%,约为17.24元/公斤,约合2.6美元,而同期美国的平均生猪价格在持续上涨后,约为1.7美元/公斤,两者价差约35%。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中美两国的生猪养殖、饲料成本等方面都有不同,美国猪肉生产成本远低于国内。

据了解,饲料约占养殖成本的6成左右,但饲料中,国内豆粕、玉米等进口比例较高;而国内生猪养殖技术和养殖规模化程度也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

华通证券国际研报显示,双汇发展近年来通过进口肉交易,在大多数年份实现了平抑国内猪肉价格波动的作用。其中2020年,进口肉因中外价差较大,盈利水平较高,国产冻品及进口肉合计实现经营利润18.6亿元。

中国企业投资美国,海亮股份等更多是为了避免反倾销风险,满足客户对供应链稳定的需求;海尔、万洲国际则是改善和提升公司经营,不同的公司出发点有着很大的不同。

成本真相

在决定是否投资建厂要考虑的各项成本中,工资的重要性排在前面,网传美国平均工资是中国的八倍,事实并非如此。

蒋枫告诉记者,海亮在美国建厂的人工成本大概是中国的4-5倍

在美国居住和工作了10多年的方华(化名)看来,虽然中国工厂的工资在绝对值上比美国工厂低,但也没有达到8倍这么高,有时候是5倍左右。

工人在美国湾区的年薪差不多是11万~12万美元,这是比较高的,其一个月的花销估计在4000美元,去除交税等,每个月可以存2000美元;中西部地区的工人则在年薪5万~6万美元。这也就是为何大量工厂现在往中西部地区开设的原因之一,即人工费用相对比较低。

冒志勇也对记者介绍,梦百合美国工厂的人工成本是中国工厂的4-5倍。“美国不同地区给予的工资会有所差异,比如我在美国西部,我管理的工厂给员工1小时18美元,一周工作50个小时,加上一些加班费和其他费用,员工月薪差不多4000美元,在这里属于中等偏上收入。”

国际知名战略咨询公司奥纬咨询向第一财经记者独家披露了一份根据行业数据对标以及相关专家研究梳理估算的报告,对比了特斯拉在中国和美国加州生产的成本。

特斯拉的制造成本可以分解为人工成本、制造能耗费用、厂房与设备折旧摊销、物流成本以及其他制造成本。在所有上述成本构成项中,中国制造的成本都低于美国加州,其中,中美制造差异最大的部分在人工成本,差异比例达到107%,单车人工成本相差超过5400元人民币。根据奥纬的测算,特斯拉加州工厂物流人员用工成本约为36万元/年,上海为15万元/年。

中国公司固然重视工资的开支,在美国建厂还要慎重评估工会对人力成本的影响。

在部分美国企业有非常强势的工会,工会都是为员工保障利益的,可以想见对于工厂方而言就会有很大挑战,而且强势的工会还会要求企业加薪,这就给企业增加了成本。此外,如果管理者要解雇一个员工,根据工会的流程要求,需要为该员工拟定一个再就业计划,仍然要支付工资,然后去培训技能,在经历一些了复杂的过程评估后,才可以解雇他,通常这个员工兜兜转转又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和工资水平。所以很多工厂现在都是在“去工会化”,以控制薪水成本和员工管理。

李长杰称,在美国建厂,当地的人工成本要比国内高得多,而且在工厂投产后,当地工会的介入,更是让公司经历了不少在中国没有遇到过的“麻烦”,比如工人要求保护自己权益、增加加班费、劳动保险等。

“工厂投产后发现,工人工作效率和人力成本是比较大的问题,”李长杰透露,虽然当地政府提前帮助公司对当地人进行了培训,但在实际管理中还是会遇到不少困难,以至于投产两年美国工厂都没能完全达产,公司派去的60多个工程技术人员也一直没能回国。

海亮主要通过自动化设备来降低人工成本。在美国的工厂就配备了自动化的上料、物料运转设备,这些设备很多都是公司这几年的研发重点,通过工艺的改进和自动化率的提升,生产效率也不断提高。比如使用同样的人工和设备数量配置,海亮的单线产能和人均产能可以达到美国同行的数倍。

而当地产业工人的成熟度,也是影响制造业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海亮考察工厂选址时,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产业工人的分布(本地工业企业多不多、职业教育院校多不多),还要看人口数量、年龄结构(青壮年劳动人口多比列和成本)以及有没有工会。

工资水平上,美国高于中国,中国有优势;在土地成本上,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美国的不少州确实有一定优势。

蒋枫介绍,海亮在美国当地建厂的土地是买的,土地成本远低于国内东部沿海地区。

据了解,美国中西部还有很多未开发的土地,有大量空余土地,当地很多楼房都不会超过4层楼,说明中西部城市用地不紧张,一些地方甚至还能看到“卖土地,价格好商量”这样的广告语。

金龙美国建厂所用的300亩土地,则是当地政府免费提供。由于建厂所在地有铁路经过,为方便员工上下班,当地政府甚至出资建设了一座通行桥。

电和天然气是制造业必需的能源,能源开支也是投资建厂的主要成本因素,中美两国在不同的地区,各有优势

蒋枫透露,在深入考察的美国五个州里,德州的综合成本是最低的。比如在考察时,德州的电费在5美分左右,现在涨了1-2美分,比中国要低;天然气价格也是国内的一半以下。

在梦百合的美国亚利桑那生产基地,电费则是中国的2倍,这方面的成本与两家铜管企业所在美国州的情况相反。

特斯拉在美国加州工厂的能源成本也比中国上海工厂的高。相关研究称特斯拉上海工厂每度电约0.75元,加州为0.9元/度;而且由于上海工厂产线设备较新,能耗水平也较低。

是否在美国投资建厂,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美国各地的税收优惠也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在美国生产销售产品,除了没有关税成本,德州政府还为海亮提供了多年的免财产税政策,并且是美国为数不多的没有企业所得税的州。同时,美国的联邦所得税为21%,中国的企业所得税则为25%。

李长杰也告诉对记者,在美国建厂选址的过程中,公司最看重的是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和政策。当时收到有招商意向的城市非常多,通过对美国各州优惠政策的对比,最终才选择了阿拉巴马州。

根据记者获得的金龙集团与阿拉巴马州签署的相关协议资料,该公司从阿拉巴马州各级政府处争取到的优惠政策,总价值达2亿美元,除了2000万美元的现金优惠,还包括相关税收、土地成本的免除和劳工培训补贴等。

比如在劳工培训方面,州政府就出资300万美元,将金龙在中国的培训课程转化为美国当地人可以理解的英文,并到新乡拍摄生产现场视频。

中国对美直接投资转向

如果只是考虑成本,对一些行业和地区的企业来说,去美国投资建厂有时候也并不划算

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台积电正在中国台湾和美国同步扩充芯片制造的能力。台积电此前在财报分析师会议纪要中,分享了在美国建厂和中国台湾建厂涉及基础设施和厂房建设成本方面的差异。

有瑞信分析师问道,在中国台湾的新工厂投资600亿美元,可生产20万片晶圆,平均每千片晶圆的成本为3亿美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晶圆厂,投资400亿美元,可生产约5万片晶圆,平均每千片晶圆的成本为8亿美元,成本差距接近3倍。

台积电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黄仁昭(Wendell Huang)表示:“我们无法分享在中国台湾和美国之间具体的成本差距数字,但我们可以说的是,造成成本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建筑厂房以及设施的建设成本,在美国较中国台湾可以高出4倍至5倍。”

黄仁昭进一步解释称,厂房建设的高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许可证成本、职业安全以及健康法规成本、近年来的通胀成本以及人员和学习曲线成本。“因此在海外的晶圆厂的初试成本高于我们在中国台湾晶圆厂的成本。”他说,“这种趋势还会持续几年。”

最近几年,受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对美国投资在发生转向。

根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21年,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较上年下降7.2%,流量55.8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1%。

2013-2021各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情况表(分国家/地区)

根据咨询公司荣鼎咨询截至2020年的中国对美直接投资报告,自2017年以来,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就出现了显著放缓,这种放缓的趋势体现在汽车和运输设备、信息和通讯技术、化学品和基础材料等多个领域。

科尔尼的数据也显示,2016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存量占中国对全球投资比达9%,这一数据在2021年回落至3%左右。

在科尔尼大中华区总裁贺晓青看来,近5年来,受制于中美贸易的紧张,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意愿显著下降。不过,第一财经记者也从美国地方政府招商负责人方面了解到,未来两年中国赴美建厂的企业数量可能会较前几年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未来可能会加大对美国本地生产产品的采购力度,如果中国工厂不在美国建厂生产,那么就很可能会丢失美国客户的订单。

“从近两年的趋势来看,还在美国投资建厂的中国企业主要是两类,要么客户在美国,要么消费市场在美国。”贺晓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赴美投资也要看行业,如果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那么美国投资建厂没有成本优势。”

最近十年来,中国企业对美投资主要流向的行业确实也在发生变化

根据十年前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当时中国在美国的投资还主要集中在能源、金融业,后来也有向消费、文化领域延伸的趋势,而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还鲜有涉及。

而《202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的数据则显示,从存量的行业构成看,中国对美投资分布在制造业的最多,占30.1%,其次是金融业,占19.4%,然后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11%,批发和零售业占9.4%。

贺晓青还对记者表示,美国拜登政府近两年来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因此也看到不少光伏能源企业赴美建厂的案例增多。

据美国亚利桑那州商务局官网消息,1月10日,晶澳科技宣布已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租用一家制造工厂,用于生产商业和住宅以及公用事业屋顶应用的高效太阳能电池板,该项目预计在2023年第四季度投入运营,最大年产能可达2GW。

不过贺晓青也强调,一方面,美国民主党更加支持绿色能源,而共和党对于气候相关举措支持力度更小,另一方面,对于高科技行业来讲,美国对高科技行业中国投资的限制还是比较多,目前还看不到任何回暖迹象。

警惕对美投资风险

即使是美国各州支持招商引资的行业,在美国建厂也会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

已经在美国工作数年的冒志勇回忆起最初赴美建厂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虽然美国是欢迎投资的,但是真到了去执行开厂的时候,我们发现中美是有很大区别的。”冒志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首先是签证问题,要办理工作签证很复杂,这就卡住了很多要去美国投资建厂的人,持有旅游商务签证是不可以在当地工作的。相对而言在塞尔维亚、泰国的工作手续就方便很多。工作签证的复杂导致最初梦百合的美国西部工厂只有少数中方派驻的员工。

第二是当地市政府和州政府对于工厂的审核很严,比如机器设备、安全标准、一系列的安全文件等,“为了通过当地审核,我们反复修改和认证,不断改设备,相对而言,在中国和泰国就没有这么复杂,”冒志勇说,“举个例子来说,在美国需要我们给当地相关部门画图纸、装机器后再拿图纸核对。我们曾经看到一个美国本土的工厂,从中国进口了几百套生产口罩的机器,结果却因为没有符合UL标准而无法投入生产。”

公开信息显示,UL认证由全球检测认证机构、标准开发机构美国UL有限责任公司创立。自1894年成立,UL迄今发布了将近1800部安全、质量和可持续性标准,其中70%以上成为美国国家标准,并且UL也是加拿大国家标准的开发机构。

等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冒志勇所面临的就是招聘问题。“由于工作签证很难办理,且根据美国相关法律,我们也不可以整个工厂都是华人,必须要有不同种族的人,因此我们肯定是要大量在美国当地招聘员工。但是相对而言,美国当地人对于工作的态度明显不如中国人积极,即便我们给予周六、周日加班薪水,很多美国人也不愿意加班。我们在美国的工厂没有工会,但会制定非常细化的员工手册,严格执行。目前我所管理的工厂内20%是美国当地白人,40%是墨西哥裔,10%不到是黑人,还有30%是亚裔们,但是管理团队基本都是国内派驻的。”

对于美国工厂的招聘,方华也提醒要注意别找非法移民。现在美国对于非法移民抓得很紧,在招人时,一定不可以只招一个肤色的员工,而是要公平对待所有人,比如方华所在公司的白人(西班牙裔)占三分之一、印度人三分之一、华人三分之一,黑人极少。

海尔在美国建厂的初期,也遇到不少困难和挑战。当时海尔美国工厂相关负责人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第一是海尔总部和海尔美国公司对办事效率的理解不同。在美国电冰箱行业,从设计到投入生产至少需要一年半时间,而海尔总部要求,从设计到生产必须在一年内完成;第二是中国员工的赴美签证问题,来自海尔的中国员工当时只能得到为期3个月的赴美签证。

第三是冰箱生产设计需考虑到国情差异。美国的劳动力成本比中国高,所以装配线要求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美国用户普遍希望自己购买的冰箱完美无缺,因此质量比售后服务更重要;第四是中美文化差异加大了管理难度。在美国表彰劳模时,除了在车间张贴劳模肖像外,还给获奖工人发购物券,这样效果更好。第五是海尔品牌美誉度在美国仍需提高。

上面提到的跨文化管理,也是不少赴美投资的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对此,已经在多年前就收购了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当地企业的海亮股份,也对记者介绍了不少经验。

蒋枫认为,首先在人的组织上,要用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层要具备国际化的沟通能力,以及国际运营经验和理念;其次是语言能力和不同文化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特殊性要有了解,了解当地人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知己知彼,首先要尊重,其次是融入;此外,还要尽可能有本地化的方案和策划。

“在欧美发达国家,本地化程度可以高一些,因为当地有比较好的管理资源,产业工人的招募也有壁垒,没法派大量人过去,所以从当地行业里的招募熟练的人员比较有效率,不需要培训和适应周期;而在越南,泰国等国家,我们的管理输出和工艺技术会更多一些,对海外基地的支持更强一点,所以需要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况进行配置。”蒋枫说,“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建厂,我认为最需要注意的是合规性,包括劳资关系、职场安全、投资安全、税务风险、专利技术风险等,需要有一个很好的法律顾问。”

此外,方华提醒到美国开设工厂,首先要搞清楚生产的产品是什么。

“美国政府其实是欢迎外来投资者的,毕竟可以带动当地就业和产业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方面并不是很喜欢外来的高科技企业,他们会有本土企业保护意识。但如果你不是高科技企业,而是做些简单大众化生产的话,比如玻璃制品、床垫这种,其实就没有问题,因为这类消费制造企业的高科技含量整体不高。”方华对第一财经记者说,美国每个家庭都有车,因此汽车玻璃的需求量很大,而且每隔一定年限就要换汽车玻璃,所以福耀玻璃在美国设厂是非常有市场的,说明这个赛道选对了。

产业选对后,到底把工厂建设在哪里也很有讲究。“比如美国会分蓝州和红州,蓝州主要是支持民主党的,讲求节能环保,因此这类产业可以去蓝州,而红州则是支持共和党,会有更多制造业去探路。”方华说,目前美国很多建厂项目会从东岸向西部迁移,因为西部会有一些墨西哥移民过来工作,这些人的人力成本是非常低的,不少墨西哥家庭会有5~6个兄弟姐妹,大家需要吃饭,就会来美国打工。

对于美国建厂的选址问题,一些赴美投资的企业管理层人士也告诉记者,其在考虑到美国选址建厂时,原本决定哪个州给的现金补贴多就到哪里投资,但接触和了解后才发现,各个州在税收、基础设施、环保政策,甚至可提供的就业人员数量和素质上,千差万别。

“很多企业到美国建工厂,只想建在现有客户的附近,但未来的客户在哪并没有考虑。所以要先想清楚企业到美国来建厂到底是为了什么,要考虑未来的5年、10年、15年、20年之后的情况。”为中国多家大型制造商寻找到美国建厂机会的三叶集团(SoZo Group)的总裁郑礼明(Raymond Cheng)告诉记者,工厂建设地的社区、环保审批、劳工水平和接受外国文化的意愿,以及地方和州政府对项目的关心程度,都会影响投资最终是否取得成功,因此,找到正确的州政府支持你的投资,也是中国公司进入美国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郑礼明介绍,在投资美国的决策过程中,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数据就是物流,包括原材料和产成品的运费,比如美国中部的印第安纳州,在地理位置上看,在整个美国不管什么样的货物进行运输,印第安纳都是中心,因此美国的很多集散中心都在印第安纳的南部。此外,还要注意一些基础设施的配备情况,比如高速公路、港口等。

此外,税收问题也很重要,需要充分地了解有些州和州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不同的税收要求。此外,中国公司的管理层还必须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改善公司治理和采纳西方先进的公司文化,并建议企业要找对顾问,尤其在法律、政府关系、选址和融资四个方面。

相关阅读

本文去美国建厂吗?先听听这些企业的亲历由FX112财经网 首发,欢迎转载,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FX112财经网(https://www.942fx.com)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 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 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 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或致函告之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关注FX112财经网,获取最优质的财经报道!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添加小编微信加入财经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