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5月23日国常会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后,住建部等三部门也出手抗疫纾困。
5月24日,住建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发文,要求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包括企业可缓缴公积金,到期再补交;个人不能正常偿还公积金贷款的,不作逾期处理;可提高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额度,支持缴存人按需提取等三方面措施。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三部门支持政策是贯彻国常会的指示,支持市场主体稳岗。政策覆盖面比较广,包括了企业、购房者和租房者,直击市场的痛点,客观上有助于缓解相关市场主体的压力,充分体现了公积金纾困的政策导向,发挥了住房公积金的保障、便民、托底的政策效应。
三部门实施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
5月24日,住建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的通知》。支持政策包括三个方面:
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企业,可按规定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到期后进行补缴。在此期间,缴存职工正常提取和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不受缓缴影响。
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缴存人,不能正常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不作逾期处理,不作为逾期记录报送征信部门。
三、各地根据当地房租水平和合理租住面积,可提高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额度,支持缴存人按需提取,更好地满足缴存人支付房租的实际需要。
上述支持政策实施时限暂定至2022年12月31日。各地要按照本通知要求,结合本地企业受疫情影响的实际,提出具体实施办法,并在支持政策到期后做好向住房公积金常规性政策的衔接过渡。
对于此次出台支持政策的原因,住建部表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住房公积金助企纾困力度,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缴存人共同渡过难关。
缓解相关市场主体压力
据了解,此类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在2020年疫情期间也出台过。
“此次支持政策是贯彻国常会的指示,支持市场主体稳岗。”广东省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说,“5.23”国常会提出,做好失业保障、低保和困难群众救助等工作,支持市场主体稳岗。将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政策扩大到受疫情影响的所有困难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
李宇嘉认为,这次疫情持续时间比较长,对线下就业密集的生产生活服务行业冲击非常大,很多企业经营困难,开始裁员。为了稳岗,保住市场主体以缓解就业压力,对包括公积金在内的社会保障缴费实施缓缴。同时,在租房提取公积金方面,政策扶持力度比较大,此次提出提高提取额度,支持缴存人按需提取,主要是为了兜底保障的作用,保护低收入人群。
“缓缴包括公积金在内的社保,推迟公积金贷款偿还,提高租房提取公积金等,目的在于稳住市场主体,稳住工作岗位,提振市场信心,兜底保住民企、中低收入群体、中小微企业,他们是就业吸纳的主体,提供了80%以上的工作岗位。稳住这些主体,才能应对即将到来的就业高峰期,今年将有1076万毕业生就业。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市场主体还在,岗位还在,才能把就业群体吸纳进去,共同渡过难关。”李宇嘉说。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还表示,此次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覆盖面比较广,包括了企业、购房者和租房者,客观上有助于缓解相关市场主体的压力,充分体现了公积金纾困的政策导向。
“目前地方上对于住房公积金的政策支持力度比较大,不过更多是体现为公积金贷款的额度增加和贷款首付比例的下调。此次三部门政策从另外角度发挥了住房公积金的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此类政策也是一种新的住房金融政策,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当前各地的住房金融政策内容,同时直击市场的痛点,发挥了住房公积金的保障、便民、托底的政策效应。”严跃进说。
在宽信用需要供给端进一步加码发力期间,金融监管部门召集银行召开信贷形势分析会的频率也在提高。 5月24日,据人民银行官网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5月2...
继5月23日国常会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后,住建部等三部门也出手抗疫纾困。 5月24日,住建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发文,要求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包括企业可缓缴公...
在外交部昨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美国总统拜登在答记者问时表示,美国对台政策没有改变。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汪文斌表示,美方费尽心机在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上玩...
两天三位金融监管机构官员“落马”。 随着金融系统反腐的持续推进,今年以来已有多位金融监管机构官员落马。近日更是出现了两天内连续三人落马的情况。 4月23日,...
此前国常会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后,住建部等三部门也出手抗疫纾困。 5月24日,住建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发文,要求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包括企业可缓缴公积金,...
本文“三部门出手!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新政来了,企业可缓缴、个人不能正常还贷不算逾期…”由FX112财经网
首发,欢迎转载,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FX112财经网(https://www.942fx.com)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 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 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 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或致函告之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关注FX112财经网,获取最优质的财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