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养老金制度出炉,保险、银行及公募基金角逐万亿市场!

    2022-04-21 20:51:00 FX112财经网 FX112财经网 收藏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出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或有数万亿资金的沉淀。这就意味着,银行、保险、公募基金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个人养老金时代到来!

  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缴纳上限每年最高1.2万,账户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

  有业内人士认为,个人养老金领域未来或有万亿资金沉淀。围绕着个人养老金这片新蓝海,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将展开激烈角逐。

  靴子落地,

  个人养老金账户到来!

  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其中指出个人养老金实行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000元。

  在我国,养老金的构成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即国家帮你养老,这是基本养老制度下政府兜底的公共养老金;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一般是政府给予税收优惠,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第三支柱就是个人投资的养老金,政府给予税收优惠,个人自愿参加。

  据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的测算,2019年,在我国养老金总资产中,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为6.29万亿元,占65.45%;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构成的第二支柱为1.80万亿元,占18.73%;第三支柱为1.52万亿元,占比15.82%。

  从数据层面来看,第一、第二支柱依旧占据着养老金的主导地位。

  有业内人士指出,现阶段发展要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其中‘多支柱’意味着少一根柱子都不行,缺一不可。因此,规范发展第三支柱有重要意义。

  首先,是可覆盖那些没有被第一、第二支柱覆盖的人群,同时减少对公共养老保险、企业养老的依赖,实际上可减轻社会负担。另外,发展第三支柱还可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优势。家庭理财规划中,通过个人账户模式,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养老保险的理财规划可上升到较高水平。

  同时该《意见》还指出,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

  根据人社部数据,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0.25亿人,即大部分国人都可以参与个人养老金!

  也就是说,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落地,未来或有万亿资金。

  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表示:账户具有唯一性,而且未来每年将有至少数万亿的沉淀资金。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各大商业银行必将在这一蓝海领域展开激烈乃至于残酷的竞争,并将有利于那些财富管理领先的金融机构或代销机构再次强化对客户中长期财富的管理身份。

  从海外的经验来看,这类资金能为股市带来长期资金。此前招商证券(行情600999,诊股)在2018年研报中表示:在美国个人养老金政策推出(1978年)后,美股迎来了长期牛市,截至2017年,该项计划的资产中有2.7万亿美元投资全球股市资产。

  保险、银行角逐万亿市场

  资本市场将迎来个人养老黄金时代!

  正如上文所述,未来或有数万亿资金沉淀。

  而根据《意见》,个人养老金制度实现了“个人缴费”,“一个账户+多种金融产品”,账户资金可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

  即,在养老第三支柱方面,银行理财、公募基金、养老保险将角逐万亿市场。

  事实上,上述机构未雨绸缪,早就在第三支柱市场有所布局。

  以银行为例,商业银行或是最大受益机构之一。在此次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推出之前,商业银行在第一支柱、第二支柱方面已经有了充分的实践,并为养老第三支柱业务积累了经验。

  在布局上也格外迅速。2021年9月份,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宣布对四地四机构进行银行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工作。这四个机构分别为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以及光大理财。

  今年2月底,银保监会再次发布通知,自2022年3月1日起,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由“四地四机构”扩大至“十地十机构”。试点机构又增加了交银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兴银理财和信银理财六家银行理财子公司。

  而对首次开展试点的4个机构上,单家机构养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规模上限由100亿元提高至500亿元。新增的试点理财公司,单家机构养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规模上限为100亿元。

  在今年的1月30日,银保监会批准贝莱德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在广州市和成都市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该理财公司募集资金总规模先期限制在100亿元。

  也就是,上述11家试点理财公司募集规模从400亿元上升至2700亿元。

  从首批试点理财公司的产品业绩来看,表现不俗。

  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截至4月18日,共有工银理财、建信理财、光大理财、招银理财4家理财公司的16款养老理财产品“登记在册”。

  从收益来看,这16款养老理财产品中,有14款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下限为5.8%,另外两款产品则分别为4.8%和5%。从业绩比较基准的上限来看,有11款产品达到了8%,有3款产品达到了7%,2款产品达到了5.8%。

  公募基金在养老第三支柱的布局也不甘落后。

  华夏基金指出: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我国养老金市场潜力巨大。截至2019年底,中国市场化投资运营养老金规模约5.7万亿元,占我国GDP比例仅为5.8%。而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二、三支柱市场化运营的养老金规模达到GDP的50.7%。

  对于国内养老资产的业绩,上述基金公司进一步指出:过去20年(2001-2019),公募基金助力社保基金取得了年化8.15%的投资回报。

  从公募基金的布局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8日,AC分开计算,养老目标FOF数量为190只,规模数据是1181.82亿元。

  养老目标基金分为两大类,养老目标日期基金和养老目标风险基金。其中养老目标日期FOF数量为84只,按成立满一年来计算,60只养老目标日期FOF平均收益率为25.36%,平均年化收益率为8.65%;养老目标风险FOF数量为106只,按成立满一年来计算,67只养老目标风险FOF平均收益率为19.48%,平均年化收益率为7.08%。

  相比较公募基金、银行,作为养老金开展市场化管理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可谓是主力军。

  具体到保险公司上,根据去年5月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人保寿险、中国人寿(行情601628,诊股)、太平人寿、太平洋(行情601099,诊股)寿险、泰康人寿及新华保险(行情601336,诊股)6家人身险公司在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到今年的3月份,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扩大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的通知》,规定自2022年3月1日起,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在原有6家试点保险公司的基础上,同时允许养老保险公司参与试点。

  从规模上来看,截至2021年12月9日,已开业的养老保险公司总资管规模已经超5万亿元。

  今年3月22日第10家养老险公司也获批开业。

  此前2月份,据开源证券研报分析,当前共计10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上市险企均有所控股,平安养老、国寿养老、长江养老头部3家市占率接近75%。

  不过,《意见》表示,该政策选择部分城市先试行1年,再逐步推开,这意味着哪些城市将纳入试点并明确购买人范围等细则也值得关注。

相关阅读

本文个人养老金制度出炉,保险、银行及公募基金角逐万亿市场!由FX112财经网 首发,欢迎转载,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FX112财经网(https://www.942fx.com)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 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 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 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或致函告之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关注FX112财经网,获取最优质的财经报道!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添加小编微信加入财经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