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
研究助理:马家进 牛琴
摘要
4月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结合329国常会内容,共释放五个重大信号:
1、对形势判断更加谨慎,坦承国内外形势发展“超出预期”,提出“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国内疫情反弹、俄乌冲突等对经济形成新的下行压力。3月PMI数据显示,制造业和服务业供需同时收缩,中小企业仍处收缩区间,且面临需求下降、输入性通胀导致的成本攀升问题,疫情反弹和防控趋严导致经济活跃度明显下降。
2、明确“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内涵是就业和物价基本稳定,“稳增长”的核心是“保就业”和“稳物价”。
3、针对近期疫情冲击,加大微观主体纾困和就业兜底。困难行业和弱势群体在疫情下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房租、债务等支出是刚性的,而收入是脆弱的,部分服务业中低收入人群属于“手停口停”。国常会提出三大针对性举措:1)对五大困难行业暂缓缴纳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费,2)对弱势群体发放失业补助金、临时生活补助,3)对中小微企业提供稳岗留工返还和补助等。
4、货币政策暂未明确表态降准降息,但提出让利实体经济,将更多运用结构性工具,支持三农、制造业、居民合理购房等需求。3月以来市场对于降准降息的预期多次落空,此次国常会仍未释放明确信号。政府希望通过三大结构性政策来打通“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渠道:一是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满足居民合理消费和购房需求,为保障房建设、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提供资金支持;三是新创设两个创新工具,继续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以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的支持。
5、财政政策加快专项债发行,明确发行时间表,扩大有效投资。本次会议未提及财政政策,但3月29日的国常会明确要求:“用好政府债券扩大有效投资。”发行节奏明显加快,投向更趋优化,一季度基建相关领域占比达六成以上。疫情将导致各地财政收入受到负面冲击,土地财政收入负增长,地方实际可支配财力受到影响,此时赤字和专项债的尽快发行就更加重要。
风险提示:国内外形势发展超预期、稳增长政策超预期
正文
一、对形势判断更加谨慎,坦承国内外形势发展“超出预期”
会议指出:“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有的超出预期。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全球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市场大幅波动,国内疫情近期多发,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加,经济循环畅通遇到一些制约,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既要坚定信心,又要高度重视和警觉新问题新挑战。”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判断“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要求“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政策发力适当靠前”。今年经济开局平稳,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消费、投资、出口也均超预期增长。
但是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2月俄乌冲突爆发并持续升级,3月国内疫情大规模反弹并波及29个省份,均严重超出预期,对经济形成新的下行压力。疫情反弹导致供需收缩、低迷的消费尤其是服务业再度受冲击;输入性通胀已体现在快速攀升的PMI价格分项指数,中小企业经营成本上升;高通胀迫使欧美央行加快货币政策收紧,导致世界经济复苏放缓、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外流、全球资本市场承压。
PMI数据显示,3月制造业和服务业供需同时收缩。3月制造业PMI为49.5%,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5%和48.8%,较上月下降0.9和1.9个百分点;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7%,较上月下降3.0个百分点。3月服务业PMI为46.7%,较上月大幅下降3.8个百分点;其中新订单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44.7%和53.6%,较上月下降1.6和6.0个百分点。
高频数据显示,疫情反弹和防控趋严导致经济活跃度明显下降。3月1日至31日,全国百城拥堵延时指数下降5.4%,上海市下降28.5%,长春市下降33.7%;10大城市地铁客运量下降29.2%,上海市下降88.4%;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下降9.2%,上海市下降23.4%,吉林省下降82.1%;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降幅一度高达37.8%,上海市下降84.2%。
二、明确经济合理运行区间的内涵,“稳增长”的核心是“保就业”和“稳物价”
经济新的下行压力加大,进一步要求宏观政策靠前发力、充分发力。316金稳会提出“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329国常会指出“一季度、上半年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对实现全年目标至关重要”,要求“稳定经济的政策早出快出,不出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的措施,制定应对可能遇到更大不确定性的预案”;本次国常会要求“抓紧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举措,有的可提前实施”“针对形势变化抓紧研究政策预案,及时出台有利于市场预期稳定的措施”。
会议首次明确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内涵,“稳增长”的核心是“保就业”和“稳物价”。会议指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是就业和物价基本稳定。”
一方面,“就业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只要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就能够实现有些人说的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李克强总理在两会答中外记者问时曾如此答道。他还以2020年为例,当年没有定经济增长指标,但要求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以上,结果实现了1100万人以上的新增城镇就业,经济增速达到2.2%,成为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会议提出:“要通过稳市场主体保就业。”
另一方面,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价格持续上涨意味着存在严重的供需缺口,经济中存在供需失衡问题;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会挤压下游行业利润,抑制下游生产和投资;终端物价持续攀升会增大居民生活成本,推高通胀预期,形成“工资-通胀”螺旋。会议提出:“综合施策保物流畅通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粮食能源安全。”
三、针对近期疫情冲击,加大微观主体纾困和就业兜底
当前一些市场主体受到严重冲击,有的甚至停产歇业,必须针对突出困难加大纾困和就业兜底等保障力度。会议提出三条针对性举措:
一是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在今年二季度实施暂缓缴纳养老保险费,并将已实施的阶段性缓缴失业和工伤保险费政策范围,由餐饮、零售、旅游业扩大至上述5个行业,缓解这些行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资金压力。
二是延续执行失业保险保障阶段性扩围政策,今年底前继续向参保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向参保失业农民工发放临时生活补助。
三是提高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符合条件的地区可从60%提至最高90%;允许地方再拿出4%的失业保险基金结余用于职业技能培训,并向受疫情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经营的中小微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
“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是我国抗疫纾困的重要方针。李克强总理曾说过:“疫情发生后,受冲击最大的是服务业,特别是接触型的服务业,其中量大面广的是中小微企业。他们底子本来就薄,而且可以说是精打细算、日清月结地经营,很多困难积累起来让他们难以支撑。帮助他们实际上也是支撑就业,因为仅1亿个体工商户就带动了近3亿人的就业,如果等苗枯旱透根了,再帮他们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看到‘秤砣虽小压千斤’,得给他们及时的扶持。”
困难行业和弱势群体在疫情下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房租、债务等支出是刚性的,而收入是脆弱的,部分服务业中低收入人群属于“手停口停”。因此政策最重要的是保微观主体的现金流,否则困难行业相关企业将关门裁员,弱势群体陷入生存困境。对五大困难行业暂缓缴纳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费,对弱势群体发放失业补助金、临时生活补助,对中小微企业提供稳岗留工返还和补助等,都是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
四、货币政策暂未明确表态降准降息,将更多运用结构性工具
3月以来市场对于降准降息的预期多次落空,此次国常会仍未释放明确信号。近几年历次降准基本都由李克强总理于国常会或其他场合提前表态。例如去年7月和12月的降准,便是总理分别在7月7日的国常会和12月3日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时,提出“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多种货币工具,适时降准”。此次会议的表述仅为:“要适时灵活运用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当前货币政策的堵点不在“宽货币”,而在“宽信用”。政府希望通过三大结构性政策来打通“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渠道,有效提振经济。
一是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会议提出:“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促进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推动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二是满足居民合理消费和购房需求,为保障房建设、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提供资金支持。会议提出:“研究采取金融支持消费和有效投资的举措,提升对新市民的金融服务水平,优化保障性住房金融服务,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融资需求,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快增长。”
三是新创设两个创新工具,继续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以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的支持。会议提出:“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人民银行对贷款本金分别提供60%、100%的再贷款支持。做好用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等工作,增强银行信贷能力。“
五、财政政策加快专项债发行,扩大有效投资
本次会议未提及财政政策,但3月29日的国常会明确要求:“用好政府债券扩大有效投资。”
今年以来,各级政府积极响应专项债发行“早、准、快”的要求,推动专项债早发行、早使用、早见效,发行节奏明显加快。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共发行12981亿元,完成财政部提前下达新增专项债额度的88.9%,占全年新增额度的35.6%,较去年加快34.9个百分点。329国常会已明确今年专项债发行时间表,去年提前下达的额度5月底前发行完毕,今年下达的额度9月底前发行完毕,有助于地方合理安排发行计划,尽早发挥债券资金的撬动作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专项债投向更趋优化,一季度基建相关领域占比达六成以上。今年以来,专项债资金投向更加明确和优化,对基建的支持力度有所提高;同时更加注重产业引导,新能源、新基建、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成为亮点。一季度投向基建相关领域的占比达到61.6%,较2021年全年提高2.3个百分点,与财政发力稳基建相关。具体来看,产业园区(14.7%)、棚改(10.8%)、基础设施(9.4%)、高质量发展(7.0%)、社会事业(7.0%)、水利(6.5%)等为重点支持领域。329国常会提出:“合理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在重点用于交通、能源、生态环保、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项目基础上,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公共服务等项目。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加快项目开工和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年轻人,紫禁城喊你去上班了。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显示,故宫博物院面向应届毕业生公开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根据《故宫博物院2022年度应届毕业生公开招聘...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 研究助理:马家进 牛琴 摘要 4月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结合329国常会内容,共释放五个重大信号: 1...
今年3月份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并出现局部爆发,防控形势依旧严峻。 在这期间,货车司机承担了生产生活物资保障的重任,成为一群默默无闻的“逆行者”。不过由于难免途经...
【摘要】今日可申购新股经纬恒润(行情688326,诊股)、新特电气(行情301120,诊股)和宏德股份(行情301163,诊股);国常会:部署适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更加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禅宗祖庭,功夫圣地”少林寺要进军房地产了。 4月6日,来自郑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消息显示,河南铁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4.52亿元竞得郑政东出[2022]2号(网)地块使用权...
本文“稳增长再发力,如何抗疫纾困?——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由FX112财经网
首发,欢迎转载,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FX112财经网(https://www.942fx.com)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 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 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 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或致函告之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关注FX112财经网,获取最优质的财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