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4日,银保监会开出今年1号罚单,直指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保诚人寿”)存在“向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提供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其他利益”违规行为。根据相关条例规定,银保监会对中信保诚人寿罚款30万元,对相关责任人予以警告并分别罚款10万元。
不仅仅是银保监会层面,据《金融时报》记者统计,1月份,银保监会及其36个派出机构共发出21张1号罚单,其中有10张1号罚单涉及保险业。
8家机构被罚
今年1月,在上海市、广东省等20地银保监局开出的2022年1号罚单中,涉及保险公司的共有7份罚单。加之月初银保监会向中信保诚人寿开出的罚单,1月发出的1号罚单中,共有8家保险机构被罚。
具体来看,罚金数额较大的有以下几家:
1月7日,山东银监局发布1号罚单,对信泰人寿临沂中支编制虚假财务资料罚款30万元;因不配合监管执法,该局决定对信泰人寿临沂中支罚款12万元。
1月12日,内蒙古银保监局发布1号罚单,处罚对象为中国人寿(行情601628,诊股)财险内蒙古分公司呼和浩特中心支公司,后者因编制虚假资料被罚款50万元。
1月18日,因编制虚假资料行为,青海银保监局发布1号罚单,对大地财险、青海分公司处罚,处16万元罚款。
1月19日,深圳银保监局发布1号罚单,中华财险深圳分公司因存在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其他利益、财务数据不真实两项内容,被罚款31万元。
6位责任者被罚
与上述对保险机构开出的罚单有所不同的是,上海市、安徽省等地银保监局将2022年1号罚单开给了个人。除了银保监会开出的1号罚单涉及两位责任人之外,1月份还有另外4位保险责任人受到处罚。
安徽银保监局今年第一张罚单的处罚对象是时任中华联合安徽分公司副总经理沈传斌。据1月12日发布的处罚决定书,在该责任人分管理赔客服部时,未有效履行管理职责,应对该公司赔付超过法定支付时限的违法行为承担直接管理责任,对沈传斌予以警告并处罚款7万元。
首张罚单开给个人的还有黑龙江银保监局。据1月12日黑龙江银保监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中国人保(行情601319,诊股)寿险哈尔滨市道里支公司因虚列费用被罚款11万元,其法定代表人王春梅对上述行为负有责任,予以警告并处罚款2万元。
上海银保监局2022年第一张罚单也开给了保险公司相关责任人。据公告内容,中国太保(行情601601,诊股)财险上海分公司分别与投保企业签订补充协议,以特别约定方式违规扩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保险合同的保险责任。李琦作为主管人员对上述行为直接负责,给予警告并处罚款8万元。
除此之外,因违背保险法规,也有汽车销售公司接受处罚。1月11日,海南银保监局对三亚丰正华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予以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65条,因给予合同外利益,该汽车销售服务公司被处以22万元罚款。这份罚单也是海南银保监局2022年的1号罚单。
返佣被严惩
记者梳理险企1月份被罚事由发现,“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以外的利益”仍然是被罚的主要原因之一,处罚金额约占罚款总金额的20%。
“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以外的利益”,在业界一般称为返佣,其形式包括直接返现金、返购物卡、送礼品等,这一现象也是保险业多年来的顽疾。我国现行《保险法》第131条规定,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及其从业人员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
据一位险企代理人称,虽然返佣并不合规,但为了维护客户和推动销售,以服务的名义实行返佣是保险行业较为常见的操作手法,也是多年难以解决的痼疾。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银保监系统针对“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利益”此项违法情形,全年共计开出37张罚单,罚款金额千元到万元不等。
从银保监会今年1号罚单来看,严惩返佣的力度只会更强。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中信保诚人寿存在以下违法行为:2017年至2019年8月,中信保诚人寿向部分客户提供海外(境外)体检服务,体检相关费用包含往返机票、住宿、自由行和餐饮等,属于向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提供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其他利益。
有保险业内专家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售卖保险产品出现返佣,让人们在买保险时,忽视了自身保障需求与产品功能,一味地陷入了返利多少的对比。个别代理人为了销售业绩而采取返佣的手段,屡禁不止是因为这样做的代理人短期内确实可以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或者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但不利于险企之间良性竞争,影响保险行业的声誉,不利于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
1号罚单的风险警示
重塑保险业形象,首先要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1月25日,银保监会召开2022年工作会议,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梳理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开出的21张1号罚单,其中10张罚单都有保险烙印。高频次、高金额的1号罚单频频指向保险业,奠定了今年保险业严监管的基调。
自2021年以来,保险业严监管节奏加快,并呈现逐步加强的态势。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合规经营、防控风险是稳健发展的基石。从今年银保监会1号罚单开给保险业的指向来看,2022年,保险业的严监管态势仍将持续。强监管、控风险将是今年保险监管的主基调。
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末,保险公司总资产24.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5%。其中,产险公司总资产2.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0%;人身险公司总资产21.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4%;再保险公司总资产6057亿元,较年初增长22.2%;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1030亿元,较年初增长35.4%。保险业综合实力迅速提升,为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功能明显增强。
但与此同时,合规监管信号的释放也愈发强烈,监管处罚力度不断增强,对违规公司以及个人形成高压震慑。
2022年银保监会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切实提高依法监管水平,全年处罚银行保险机构3870家次,处罚责任人员6005人次,罚没26.99亿元。据相关统计,2021年度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开出2020张罚单,涉及299家保险机构,保险业罚单总金额达2.8亿元。
保险业收到的罚单数量占比过半,源自监管层对保险业乱象持续不间断的重拳整饬。从2021年下半年的变化可看出,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深入开展人身保险市场乱象治理专项工作的通知》 《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有关工作的通知》后,监管处罚力度持续加强。从2022年银保监会工作会议来看,保险市场整顿的力度只会加大,不会放松,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严肃整治“代理退保”乱象,这两项任务将贯穿2022年保险监管工作的始终。
打击保险业违法违规金融活动,要从细节抓起。银保监会人身险部近期发布的通报指出,银保监会在产品核查中主要发现了四类问题:一是产品设计问题,包括既往症定义不合理、现金价值计算问题、增额终身寿险产品问题;二是产品条款表述问题,包括条款表述不严谨、条款表述不合理;三是产品费率厘定问题,包括费率厘定不合理、费率厘定缺乏定价基础;四是其他问题,包括产品报送材料不规范等。其中,新华人寿等28家险企被点名。
相较于人身险公司,财险公司更处在监管的雷霆手段之下,经历着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据相关统计,今年首月,保险业已经收到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196张罚单,合计罚款金额超过4000万元,是去年同期的4倍以上。从机构类型上看,今年首月接罚单最多的机构是财险公司,而财险公司接罚单最多的是车险业务。虚构中介业务、提供虚假报告、虚列费用、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未严格执行备案保险条款或费率是财险业前五大违法违规类型。
自编制今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季度报告起,保险行业开始执行《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新规将强化针对保险公司股东、保险资金、保险资产的穿透要求。从定量到定性的全面监管,都要求保险公司尽快调整和适应新监管规则,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前,2022年1号罚单悉数而出,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应审时度势,准确把握形势任务,强化危机意识与合规意识。否则,保险公司收到的可能不仅仅是罚单,还会面临各类更严厉的监管措施。
突发!北京拟停运所有学龄前儿童教培APP! 北京市教委: 面向学龄前儿童培训的教育APP一律停止运行 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16日消息,为认真落实“双减”工作的相关要...
2022年1月4日,银保监会开出今年1号罚单,直指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保诚人寿”)存在“向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提供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其他利益”违规...
2月16日,记者从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今年1月,海南省新增新能源汽车9273辆,同比增长571%。截至2022年1月底,海南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13万辆,较去年同期接近翻了一番,新能...
2月17日24时,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开启。这将是节后首次调整,综合机构预测,本次上调已经“板上钉钉”,叠加2021年末最后一次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有望“四连涨”。 本...
开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不休,但有一款产品走出了“独立行情”,那就是REITS产品。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已经上市的REITs产品获得18.12%,最高涨幅超过40%,背后证明其“稀缺性...
本文“开年21张1号罚单都给了谁?”由FX112财经网
首发,欢迎转载,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FX112财经网(https://www.942fx.com)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 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 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 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或致函告之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关注FX112财经网,获取最优质的财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