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共同富裕农村是重要抓手!专家:社会身份体制改革极其重要,这些国际经验可以借鉴

    2022-01-11 16:51:19 FX112财经网 FX112财经网 收藏

  百度财经独家出品的“展望2022:大拐点时代?变局与机遇”系列直播迎来第八场,本场直播的主题是“‘共同富裕’对中国经济到底意味着什么,如何化解贫富差距?”

  参加此次直播解读的嘉宾包括: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刘尚希,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和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

共同富裕

  “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辩证统一

  管清友开宗明义,引述上个月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述称,首先要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刘尚希表示,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是辩证地统一的,不能静态把它看作两个环节——先做大蛋糕再来分蛋糕。做蛋糕的同时实际上也在分蛋糕。如果搞平均主义,大家做大蛋糕的积极性就会大大下降。

  在刘尚希看来,中国基尼系数偏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市场机制不完善、分配规则不完善、社会领域改革不到位、城乡之间机会不均等。刘尚希以城乡差距举例称,农民同市民财富有差距,不是因为个人不努力,而是因为城乡制度安排造成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会带来受教育年限差别,必然造成能力上的差距。

  所以,“分好蛋糕”不仅体现在收入政策、工资政策等方面,还同社会权利、义务改革相关联。“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要辩证统一起来,在分好蛋糕的过程当中促进蛋糕的做大,在做大蛋糕的过程当中分好蛋糕。

  李实称,中国需要进一步做大蛋糕,因为低收入人群收入不断增长,主要得益于高速经济增长。假如经济增长停滞,或者出现衰退,首先受到伤害的是低收入人群。

  他同时指出,分蛋糕与做蛋糕之间应该找到平衡,将发展与共享兼容,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

  管清友表示,收入差距拉大,除了二元结构问题、行业问题外,技术迭代、全球量化宽松也加剧了这一趋势。

  如何推进共同富裕?完善要素市场,让生产要素充分流动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刘尚希认为,从经济学角度讲,经济发展方式要从粗放式转向集约式转变。要包容式发展,缩小群体之间能力差距。这样,一方面就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自身也获得更多回报。把人真正是作为一个主体,使人的主体性、创造性、文明性不断提高,实现人的发展。

  反观“一部分人养活另外一部分人”,这种缩小贫富差距的方式,政府通过再分配手段保证基本生活需要。但是作为一个人来讲,其价值无法得到实现。

  所以,不能仅仅从分配本身看待共同富裕,而是要放到整个社会体系中来看,放到人本逻辑下来看。真正的现代化,不仅仅是物质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还有人的现代化。

  李实认为,从短期来说,要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重要的是改革。当下存在要素市场不完善、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市场歧视、资本垄断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会带来城乡收入差距、区域收入差距。这就需要进一步改革,让生产要素更加充分地流动,同时让获得合理报酬。

  李实以城乡差距举例,农村土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和利用,农民难以从土地获得财产性收入。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农民工市民化受限,对经济增长也会起负面作用。因为,农民工如果不能在城市稳定就业、生活,消费就上不去。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要做很多工作,涉及住房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公共服务开放等。

  关于土地,刘尚希表示,由于国有土地、集体土地市场不统一,农民积累财富机制存在缺陷,很难产生财产性收入。在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将其纳入一个完整的市场、实现同等财产权利,效率才可以大大提升。

  劳动力市场方面,存在农民、农民工、体制内、体制外等多种社会身份,多元化身份导致权利不平等。农民还有多重身份,包括职业身份、社会身份和经济身份。“要深化市场改革,重要前提是深化社会领域改革。” 刘尚希强调。

  刘尚希还提到,应该加强社会诚信建设,提升契约精神,这会带来交易成本下降、效率提高。

  农村是重要抓手 社会身份体制改革极其重要

  管清友也提到,目前特别关注乡村振兴相关新举措,农村将成为推动共同富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应对外部压力最大的抓手。“农民群体做了70年贡献,前30年工农业剪刀差,后40年城乡土地剪刀差。”管清友称。

  如何实现城乡同步发展?李实以浙江举例,浙江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较快,带动农民就业。另一方面把农民不断转移出去,增加单位劳动力收入。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特别是闲置土地资源搞旅游业、服务业和其他的产业。

  教育方面,李实认为伴随收入差距扩大,人力资本投资差距也是在不断扩大,而且扩大速度远远大于收入差距扩大速度。要扭转这个局面,需要靠公共人力资本投资,首先要做到均等化。

  刘尚希指出,要减少农民不仅仅是减少种地的农民,而是要减少社会生活意义上的农民。这涉及到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问题,也就是常说的财政体制问题。

  在他看来,社会身份体制改革极其重要,如何让身份逐渐融合是关键性的问题。“大量农民工,第二代和第三代,”刘尚希指出,“如果说他依然是农民身份,即使工作、生活在城市,他对这个城市有归属感吗?没有归属感,好像我是局外人,处在漂泊状态,不能扎根城市,就会带来各种不稳定因素。”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谐劳资关系、法治是重要经验

  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国外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方式方法?李实以北欧国家丹麦举例称,最大的经验就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质量。

  另外,这些国家民族比较单一,不是多移民的国家,在社会共享上面比较容易形成共识。

  再就是相对和谐的劳资关系,几乎看不到罢工和社会冲突。分配问题在企业内部通过协商、谈判等方式消化掉了。

  刘尚希则特别强调了法治。回溯二战之后历史,要想晋级成为发达国家,需要在法治方面做到位。这也是中央一直在强调的,我们要全面依法治国。只有法治彰显,经济、社会改革成果才能真正巩固下来,才能走上共同富裕。

  管清友总结称,要实现共同富裕,既要充分吸收别人的经验,还要按照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情。

相关阅读

本文走向共同富裕农村是重要抓手!专家:社会身份体制改革极其重要,这些国际经验可以借鉴由FX112财经网 首发,欢迎转载,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FX112财经网(https://www.942fx.com)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 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 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 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或致函告之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关注FX112财经网,获取最优质的财经报道!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添加小编微信加入财经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