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罕见地发表工作论文,专门探讨人口问题。因为直言不讳、口吻严厉,很快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这篇央行工作论文题为《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深度剖析了人口及生育议题,其中提到诸如人口转型、老龄化、少子化、生育等关键词,对当下中国的人口困境直言不讳。在正文部分,央行甚至表示,若我国没有把握住时机,很有可能会“重蹈发达国家的覆辙”。
文章中指出,“我国要认清人口形势已经改变,要认识到人口红利当时用得舒服,事后是需要偿还的负债;要认识到人口惯性是跨代际的巨大力量,其反作用力将导致人口反方向变化;要认识到教育和科技进步难以弥补人口的下降。”
从央行的这份报告看,经济增长放缓,老龄化加重,生育率走低,由此伴生的养老问题、房价问题、城镇化问题、教育问题,都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问题。简而言之,人口问题,不是单一的社会学问题,更不是单一的经济学问题,而是复杂且环环相扣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过去漫长的历史中,所有发达国家的反思,几乎都是在进入深度老龄化的时候才真正重视人口问题。而在这之前,刚刚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候,经济往往高速增长,让人们忽视了人口风险。
中国也在经历类似的风险。去年底,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在《“十四五”规划建议辅导读本》撰文表示: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目前,受多方影响,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
低生育问题寻根溯源,有历史的遗留,有地理的趋同性,有文化的压抑,也有现实的挤压。放眼望去,以邻国日韩为代表,低生育氛围弥漫;同时现代化进程中,生育观念的变迁,以及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生育政策的影响,低生育惯性很难一夜翻篇。
步入现代社会,少子化推高每个孩子的平均养育费用,让想多生的父母望而却步,若家庭普遍养育二三个孩子,平均费用没这么高,想多生的父母就没有这么多顾虑。
人格思想独立浪潮之下,单身文化来袭,冲抵了生育顾虑,也降低了生育的预期。生育率越低对生育意愿的抑制越强,形成恶性循环。长期极低生育率导致的深度老龄化会加重育龄家庭的赡养负担,进而也会抑制生育意愿,形成又一个恶性循环。
而根据央行给出的曲线,中国经济和人口的相关性极强。在这期工作论文里,央行提出人口转型的四个阶段,中国将很快进入第四个阶段,低速增长阶段。按照专家学者的解读,劳动力人口占比见顶的时候,随着劳动力的下滑,经济增长也面临放缓的巨大压力。
上个月,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目前的工作进展到了最后的数据审核汇总阶段。人口问题,正在给当下的中国敲下最响的警钟。
随着包商银行成为历史,成立近一年的蒙商银行近日开启大规模招聘。 近日,蒙商银行官网发布一则选聘启事,公开招聘总行、分行管理岗位及部门岗位相关人才。其中,总行管理...
近日,央行罕见地发表工作论文,专门探讨人口问题。因为直言不讳、口吻严厉,很快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这篇央行工作论文题为《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深度剖...
关于数字货币的发展规划,澳门金融管理局回应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称,澳门特区政府关注近年“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在世界各地的发展趋势,全球多家中...
金融界网4月16日消息 市场监管总局集中公布互联网平台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承诺》(第三批),包括爱奇艺、贝壳找房、当当网、去哪儿网、搜狗、饿了么、阿里巴巴等公司。 ...
金融界网4月15日消息 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合肥市司法局联合印发《关于新建商品住房公证摇号公开销售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提出,摇号所购房源自取得不动产权证...
本文“北京商报:央行人口报告为什么火了”由FX112财经网
首发,欢迎转载,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FX112财经网(https://www.942fx.com)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 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 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 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或致函告之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关注FX112财经网,获取最优质的财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