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贷、墓地贷、二胎贷……近期,一些金融产品的推出饱受社会舆论质疑,看似是简单地将“好事”办成坏事,背后实则需要金融机构反思创新的边界与底线。
监管层对此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近日,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回应该现象时提出了多重症结——个别银行打着所谓金融创新的旗号,引导居民过度负债,触及社会公序良俗的底线,脱离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职。
事实上,监管层曾多次强调“严禁金融产品过度营销,诱导过度负债”。央行在《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要激发国内消费潜力,但不宜靠发展消费金融来扩大消费。此次央行公开回应“创新”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制止了这种混乱的竞争苗头,也对市场发出了清晰的信号——创新需要遵守底线,创新需要有良知。
那么,怎样的创新才是被需要和认可的?何谓“守正创新”?
适度有效的金融创新应该得到认可。近几年,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与技术快速迭代不无关系,也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和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各类需求。在农村,创新缩短了金融服务的“距离”,将金融变成“手边”事,不少农户可以在离家更近的小超市便捷存取款,贷款流程也不断精简。再如,技术加持之下,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为更多小微企业提供所需贷款,激活了实体经济“毛细血管”。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回应争议时同时强调,“彩礼贷”之类的贷款本质其实就是居民消费贷款,通过制造噱头的方式来宣传获客,这也反映出部分中小银行自身服务能力的不足,以及金融发展面临的一些困境。在这种背景下,创新更需要“符合时宜”,商业银行应回归本源,以服务实体经济、满足不同群体的合理金融需求为出发点。
但是,“剑走偏锋”的创新要不得。一段时间以来,金融创新的底线思维被多次强调,不仅包括新型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机构在产品服务创新以及宣传方式上也应严守底线。
这种底线思维首选体现在风险防范上,一味追求创新而忽略技术风险、道德风险,会动摇金融的稳定性,创新并不等于放松监管,更不等于盲目追求创新;其次,底线思维体现在保护消费者、投资者利益上,尤其是近几年,客户信息保护等问题首当其冲,金融机构应当把好关、守好门,防止主观与客观层面的信息泄漏和滥用;再次,底线思维体现在避免让金融成为消费主义的“加热器”,少一些噱头和“博眼球”的操作,多一些普惠的、解决痛点的金融服务;当然,这种底线思维还应该体现在尊重社会、坚守商业道德方面,最大可能平衡自身商业属性和增加社会福利功能。
“彩礼支出不必担心,‘贷’来稳幸福”,顶着这种名头的金融创新引发热议,背后是社会公众对一些金融创新乱象的费解甚至不满。社会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金融服务必须跟上节奏,但切忌顶着创新的名头失守底线,导致“乱战”与异化,甚至可能出现“裸贷”等带来更大社会问题的产品。总的来看,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应以稳健为先,把握好审慎适度的原则。
金融界网4月7日消息 “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将采取哪些措施支持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自立自强?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今日在国新办发布会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
彩礼贷、墓地贷、二胎贷……近期,一些金融产品的推出饱受社会舆论质疑,看似是简单地将“好事”办成坏事,背后实则需要金融机构反思创新的边界与底线。 监管层对此的态...
工信部发布公开征求对《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试行)》的意见。意见提到,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应依法收集、使用和保护个人信息,实施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定...
金融界网4月7日消息 中国3月外汇储备31700.3亿美元,预期31780亿美元,前值32049.9亿美元。 附: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1年3月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
金融界网4月7日消息 财政部表示,截止2020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5.66万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28.81万亿元之内,加上纳入预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债务余额20.89万亿元,全国...
本文“彩礼贷、墓地贷、二胎贷……金融创新的底线在哪里?”由FX112财经网
首发,欢迎转载,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FX112财经网(https://www.942fx.com)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 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 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 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或致函告之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关注FX112财经网,获取最优质的财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