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博上新了!阿里抗疫实物入藏国家博物馆

    2020-09-01 10:24:53 [db:来源] [db:作者] 收藏

  国博又要上新了。最新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藏品是阿里抗疫的30件物资,包括抗疫期阿里程序员们写的代码。这也是国博历史上首次收藏代码。

  8月3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向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集团、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和马云公益基金会颁发“援助抗击新冠疫情实物捐赠证书”。

  阿里抗疫代码入藏国博

  这批抗疫实物由阿里巴巴捐赠,包括4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救治手册、2本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下的医院应对策略、蚂蚁保险赠送给一线医护人员的《新冠病毒肺炎医护人员等特种重大疾病保险单》、六大洲捐赠的提单和报关单、武汉市青山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写给盒马的感谢信、给武汉协和医护人员送外卖的飞虎队所有骑士签名的外卖服等14种共30件抗疫实物。

  在这份捐赠清单中,让人眼前一亮是三个“第一行代码”:支付宝团队研发的健康码系统第一行代码;阿里云研发的全国健康码引擎第一行代码;阿里巴巴达摩院研发的新冠肺炎CT影像AI辅助诊断产品第一行代码。

  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历史上第一次收藏代码。这三行代码下面,是42名写代码的阿里程序员的签名,阿里云的程序员们还附上了个人头像。

  从第一行健康码代码到“阿里式抗疫”

  疫情初期,1月25日,阿里巴巴宣布设立10亿元医疗物资供给专项基金驰援武汉。从1月到8月,从“驰援武汉”到时隔11年重启帮扶中小企业的“春雷计划”,从协助全国防疫到驰援全球,从天猫超市、盒马不涨价不歇业到饿了么配送费不涨价,从支付宝联合阿里健康上线“专家问诊”到菜鸟开通全球绿色通道,从杭州健康码到全国健康码,从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救治手册》到向全球提供新冠肺炎防治临床经验,“阿里式抗疫”马不停蹄。

  疫情期间,阿里向全社会开放沉淀了20年的数字化能力,这三行代码只是数字化抗疫的一朵浪花,见证了人们借科技创新之力“危”中寻“机”的历程。

  疫情初期的2月5日凌晨5点,首版阿里健康码诞生。随后,它开始了每半小时一次迭代的优化。首个版本在杭州某小区试水。产品经理们教居民扫码、申报,区委办公室员工把闲置的手机都用来测试。从最初的扫码填报,到之后的支付宝端自行申请,自动生成,产品经理们记不清楚到底迭代优化了多少次。

  “写代码写进国博挺酷的,有点激动,是个纪念。到时候国博有展,我一定会去北京看的。”支付宝前端开发刘志飞说,他的签名留在了捐赠给国博的代码实物上。他的同事张玉瑜知道这事儿后,说“自己有了小小的成就感”。

  阿里云的张成廷参与了全国健康码的开发。事实上,最后阿里云团队最后捐赠给国家博物馆的那一行代表性的代码就出自他之手。到现在他还清晰记得抗疫期间紧张的工作氛围。“2020年是不一样的年份,我们又碰巧创造了不一样的东西。自己写的代码能有幸进入作为历史的印记,有意义。”张成廷说。

  (国博收藏的给武汉协和医护人员送外卖的飞虎队所有骑士签名的外卖服。)

  阿里抗疫代码如何入藏国博?

  自3月起,中国国家博物馆就着手准备向社会公开征集抗“疫”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收藏、研究、展示、纪念价值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并在官方网站发布公告,以期铭记这段全民抗“疫”的历史事件,见证抗“疫”艰辛历程。征集对象包括个人,也有事业单位、企业、公益组织等。

  由于工作量之大,搜集范围之广,国家博物馆不仅动员个体捐赠,也有工作人员主动出击搜集线索。

  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注意到阿里巴巴在抗击疫情中的身影始于3月初,当时马云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向日本回赠100万只口罩。后来工作人员了解到,这其实只是“阿里式抗疫”的很小一部分。随后她给两个公益基金会分别写了邮件。

  “贵组织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不遗余力多方位支持国内疫情防控,还向海外和国际组织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彰显了中国企业、中国组织的担当。征集中国支援海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相关实物资料,记录和见证中国在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和国际援助方面的举措,意义深远。”国博工作人员3月24日给马云公益基金会的电子邮件中写道。

相关阅读

本文国博上新了!阿里抗疫实物入藏国家博物馆由FX112财经网 首发,欢迎转载,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FX112财经网(https://www.942fx.com)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 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 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 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或致函告之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关注FX112财经网,获取最优质的财经报道!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添加小编微信加入财经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