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频道: 公募 / 私募 / 基金理财 / 信托 / 基金知识 /
  • 深度揭秘:公募基金如何去调研?成长风格基金经理一年调研七八十场不要惊讶!

    2020-08-31 18:14:45 [db:来源] [db:作者] 收藏

  A股震荡,周末又有了新的且分量十足的梗:平安资管和乐歌股份董事长之间,关于调研你来我往的故事。围观群众也是各自站队:手握巨资的机构,对于小市值的公司,配了对产品贡献不大,重视程度不够可以理解;作为专业的资管机构,对于每一家公司的调研就应该尽职尽责……

  店大欺客,还是蓄意炒作?真实性究竟如何,不得而知!我们需要的是搬个板凳,津津有味地坐等这部连续剧一集一集上演。当然,追剧也得有自己独立的思考:那就是机构调研过程究竟是怎样的?

  普惠金融制下的公募基金,过去二十多年立足于资管圈的口碑,就是与牛短熊长的A股中,锻造出的投资权益市场的能力,那么它们究竟怎么调研选股的呢?尽管每家公司有所不同,但是主流情况还是可以看看的。

  看点一:如何筛选去调研的上市公司

  截至2020年8月28日收盘,乐歌股份的股价为90.54元/股,股本为8682万股,总市值约为78.6亿元,不足100亿元。

  “A股中,乐歌股份只能算一家小市值公司,只能算是灰马,属于细分行业龙头。前期大家关注得并不多,公司披露中报时,业绩就很不错,股价也涨了一些,但是那时机构关注度也不高,只是最近涨得很猛之后,很多机构就冲进去了。”某资管机构资深投研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如果你再仔细看一下乐歌股份的龙虎榜,你会发现龙虎榜也就是两三千万。这个数据也表明是主流机构也买不进去。

  “因为各家公募基金公司风格差别很大,包括同一个公司不同基金经理风格差异都很大。对于基金公司而言,主流仍然是基本面打法。就主流而言,筛选调研目标首先还是行业龙头的白马公司。这类公司的关注度一定是最高的,因为它历史业绩非常优秀,而且也证明了自己,机构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这里。所以投资者会看到,大公司组织调研时,很多家机构都会去。因为中大市值的公司是公募基金权益投资的主流价值观。”某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坦言。

  “但这种调研只能在非静默期,因为静默期没法调研。另外,因为行业和公司也在发生变化,比如说你根据定期财报筛选出有变化的公司?或者说行业有重大的变化,但主要还是要根据定期的财报来,因为这是我们获取公开信息最主要的渠道。”该基金经理进一步指出。

  事实上,每次年报披露时,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公募基金公司把A股上市公司买了个遍。既然,公募基金公司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白马公司身上,也可以筛选出一些有变化的公司,对于机构来说你也买不了太多量。对于本次故事中的平安资管,他手握巨资去买乐歌这种小市值公司,根本也配不了多少,即使不会给予全面的精力投入,也能得到同行甚至是投资者的理解。

  平安资管和乐歌股份之间的故事,其实还折射出一种尴尬。

  “实话说,现在公募基金经理,包括资管的投资经理都比较尴尬。因为现在两极分化很厉害,在强大IP显示巨大的号召力后,市场要么就是百亿规模的基金经理,要么就是管理几千万账户甚至是一亿账户的小基金。像乐歌股份这种小市值股票,对于大规模基金经理价值不大,但是对于管理规模不大的基金经理而言,是有价值的。总的来说,对于整个公募行业来说,肯定筛选出的目标还是以大白马为主。” 沪上某公募基金公司资深研究员表示。

  看点二:线上和线下调研怎么分?要做哪些准备功课?

  找到调研目标,自然就要付诸行动了,前期又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另外,调研方式多种多样,就像本次调研故事中涉及到了线上和线下调研。

  沪上某大型资管机构基金经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调研一种是电话会议,一般是中报和年报发布后上市公司会组织。券商也会组织电话会议,大家接进去。自己平常也会打电话给董秘进行交流,这是比较常态的,可能每个月都有。线上的还有交易所组织的针对所有投资者的线上问答,自己参与不多。再有就是线下调研,一般分券商组织和自己去两种。券商组织的如果是上市公司的投资者接待日,一些大的公司可能会参观公司的产品和厂房,不过一般都不会安排参观厂房。如果是自己投的公司上下半年至少得去一回。如果加上卖方组织的,一年可能去三四五回都正常。董事长一般出来很少,正常是跟董秘交流,主要是围绕上市公司的经营战略,管理的变化,经营指标等进行调研。”

  “今年以来更多的是线上调研,疫情过去后,线下调研也会恢复。其实线上调研,更多的是财报出来之后的一个业绩交流会。因为业绩交流会它是面向全市场。”前述公募基金经理表示。

  “至于调研前的准备工作,正常来说都会做得很细。如果说不是短线和主题性交易,调研前都需要把这公司的所有公告,包括财务数据,还有包括同行业公司的一些数据,都会进行一个一个对比。若是重仓股,研究员还要做模型,基金经理会看模型,自己可能也会拆一下模型。各家公司差异性是比较大的,有些严格的公司在实地调研前,就要把模型做出来,还要答辩。当然,不同的行业实地调研上也是有很大差距的。消费类以及科技类公司调研的程度也会比较密集。各个行业它调研获取信息的角度也是不同的,比如白酒行业可能说就不是去跟上市公司交流,而是选择和经销商交流。调研也会有错误的信息,总体来看,调研能不能获取特别多的增量信息,其实也是存疑。因为现在监管层对于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越来越严格,比如经常会有的问询函,所以你有时间把它认真读一遍,基本上都已经非常全面了。”该公募基金经理进一步指出。

  看点三:实地调研会先了解哪些,调研完要干什么?

  巴菲特曾举了个例子,他在调研时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如果对象是上市公司管理层,那就是如果给你一把左轮手枪,你最愿意用子弹打死哪个竞争对手?要知道,他所说的竞争对手一般来说都是还不错的。

  “在很多投资者的眼中,机构投资人士最关心的肯定是公司未来的业绩会怎么样。事实上,如果你要建立起对一个公司重仓股购买并长期持有的信心,首先你要了解这个行业,你要判断这个行业行不行,所以你会去问高管行业整体怎么样?公司目前做了哪些东西?问题可能会问得非常细致。”前述资深投研人士说道。

  另据了解,无论是基金经理还是研究员,调研完肯定要写报告。报告完成的时间各家基金公司要求不同,有的要求原则上一周之内要完成。但是调研完后,第一时间就会把获取的信息,打电话给相关的领导或者相关的基金经理团队分享,然后公司有关人士开会讨论是否要买。毕竟金融行业比拼的是信息和速度。

  看点四:进入核心股票池有哪些条件,后期如何跟踪?

  通常情况下,主动管理型权益类基金,购入股票一般在15~20只。基金公司也都有自己的核心武器,就是核心股票池。

  理论上,放到股票池,基金经理应该可以买。由于各家基金公司风控不同,要求也不同。通常情况下,如果持股比例在1%~2%,只要不是ST或有“黑历史”的公司,随便都可以买;若持股比例超过3%,那么就可能需要答辩了;若持股比例持续提高,流程也会越复杂,标准也会越高,比如盈利性、成长性、股票市值等全方位维度的拆解。

  事实上,对于投研人士来说,A股市场早已度过了以往低市值、高增长的时代,基金投研体系也对企业的成长性、商业模式赋予更具份量的考核指标。当然,也因此产生了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买股票还是买公司,或者是在两者之间找到基金经理认为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买进的公司,是需要持续跟踪的。后面的调研都要覆盖,跟踪它的变化是什么,公司后期出的公告都需要跟踪,这个主要就是研究员覆盖更大部分精力,基金经理他们对于定期公告都会跟踪,因为定期公告之后会有个交流。如果说变化大的话,就可能会去公司看一下,跟踪一下。”前述公募基金经理表示。

  看点五:基金经理和研究员调研频率有多高?

  既然一年有这么多调研,那么基金经理调研的频率有多高?

  “成长股的基金经理调研的次数会比较多,实地调研一年七八十场的都有,他们的行程排得很满了,上午一家下午一家。有些基金经理调研频繁,大半个月都在外面调研了,他们更多的时间就在挖掘个股。当然,主打金融地产的基金经理调研力度相比要低一些。总的来说还是偏科技偏成长的基金经理调研比较多。一般来说,行业研究员一般一个月2到3次,换句话说,一个月有小半个月都在外面调研。当然,这个行业也是要有区分的。今年券商很多周期行业的研究员转行到了热门行业。”前述公募基金经理表示。

  仔细扒下平安资管和乐歌股份大戏,也许你会发现有趣的问题:公司想要金融投资人士深刻了解公司,能够陪伴公司共同成长;投资人士想要了解的是公司未来的业绩如何,这个是影响股价的关键因素。

  对于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掌管基金的舵手们,不调研是肯定不行的,因为买入的股票必须是亲自调研的。但是调研的密集程度不是直接决定基金经理业绩好坏的关键因素,有些基金经理实地调研的程度并不高,但是业绩却很不错。而我们要做的从来只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是找到一个负责任的基金经理;而负责任的经理则是找到一家又一家能够在未来不断证明自己的公司。

相关阅读
  • 6月公募基金份额出现缩水

    6月公募基金份额出现缩水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公布6月份公募数据。数据显示,公募基金份额较五月底减少约1万亿份,16.90万亿元的资产净值相比5月底也有所缩水。具体而言,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被大量赎回,而权益基金规模则...

    2020-07-17 15:22:20 942fx财富网

本文深度揭秘:公募基金如何去调研?成长风格基金经理一年调研七八十场不要惊讶!由FX112财经网 首发,欢迎转载,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FX112财经网(https://www.942fx.com)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 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 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 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或致函告之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关注FX112财经网,获取最优质的财经报道!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添加小编微信加入财经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