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一些生物医药企业在减少研发支出,资本市场在担忧,上游的“卖水人”——医药研发生产外包(CRO/CDMO)行业的增长到底还能否持续?

“整个生物医药行业的研发投资并没有真正放缓,但大家对项目更挑了,生物药行业从来不缺钱,但缺的是好项目。若存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就会激发业界投资新药的积极性,就会有企业进行创新,如果药品真正创新的话,就有人愿意投资。不管中国投资创新环境如何,若企业研发出一个真正对治疗疾病有效的药物,还是会有人投资的。”8月18日,在药明生物半年报业绩沟通会上,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陈智胜对第一财经记者回应。

作为医药研发生产外包行业的一员,药明生物(02269.HK)主要是为生物药的发现、开发及生产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

药明生物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益72.1亿元,同比增长63.5%;纯利和归属公司股东纯利分别为26.2亿元和25.4亿元,同比增长39.2%和37.6%。

药明生物业绩增长背后,跟订单数量增加有关,其中,公司临床后期和商业化生产收益同比增加63.5%至人民币31.5亿元,占2022年上半年总收益的43.8%。

陈智胜表示,这几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有些过热,出现了同质化竞争现象,导致企业“内卷”严重,目前在进入“大浪淘沙”调整阶段中,未来两到三年内,可能会有一半的企业面临被合并或者倒闭,但生存下来的将会是更优秀的企业,行业的政策、资源也会往这些企业倾斜,后者仍会加大创新药研发投资,仍会带动医药研发生产外包行业发展。

“我们而言,更大的市场是在海外,海外对生物医药的投资仍在持续,同样也会继续推动行业发展。”陈智胜说。

从半年报看,药明生物也在继续提升全球产能中,其位于美国、爱尔兰和中国的新厂即将于2022年下半年投入生产,公司预计到年底时,总产能将达到26.2万升。

值得注意的是,前几年,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火热阶段,不少生物药企纷纷自建工厂,扩大产能。如今,已有一些企业腾出自己的部分车间,开始在兼职做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业务,帮助外部企业代工药品,这些生物医药企业的进入,会不会抢了原本医药研发生产外包企业的“饭碗”?市场亦提出这样的担忧。

陈智胜表示,原研药企兼职做CDMO业务的话,90%会出现失败,海外已证明了这样的结果,之所以难以成功,有几大原因,一是涉及到利益冲突,竞争对手可能不会很放心把药交给你做;二是知识产权保护可能存在冲突,药企延伸做CDMO,依旧是同一个团队在做,客户的知识产权或难以得到保护;三是能否做好服务也存在疑问,药企和CDMO企业做事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前者用甲方的态度来做乙方的事,是难以成功的。CDMO行业未来的竞争,是强者恒强,未来全球市场发展的趋势是,前十大企业会占据80%的市场份额,而中国市场也会往集中度发展,最终是两到三家企业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种局面下,新手也很难有发展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半年报,药明生物的毛利率是47.4%,对比去年同期的52.12%,下降了4.72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公司加大了人员招聘,员工总数从原来的不到7000人,已增加到一万多人,导致人力成本大幅增加,但即使是这样,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在行业中依旧是最高的。”陈智胜说。

相关阅读

本文药明生物CEO:生物医药进入“大浪淘沙”,市场投资并未放缓 |行业领袖看中报由FX112财经网 首发,欢迎转载,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FX112财经网(https://www.942fx.com)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 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 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 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或致函告之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关注FX112财经网,获取最优质的财经报道!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添加小编微信加入财经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