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炭消费大国供应短缺持续 全球能源供需结构性错配何解?

    2021-10-21 10:22:47 FX112财经网 FX112财经网 收藏

  近期全球范围内能源供应紧张,也凸显出能源转型之路任重而道远。

  10月19日下午,中国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机制煤炭专题座谈会。根据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充分运用价格法规定的一切必要手段,促进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近期,全球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全球两个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中国与印度的燃煤电厂库存处于低位,天然气、煤炭和电力价格一度升至几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国际煤炭价格从一年前的约56美元/吨升至约240美元/吨。在欧洲,天然气价格今年迄今上涨超350%,批发电价今年前九个月上涨200%。

  光大期货能源化工总监钟美燕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近期市场出现联动,从国内的煤到国际上的天然气甚至原油都呈现价格屡创新高的态势,根源在于供需的结构性错配。

  钟美燕解释道,今年的气候因素导致能源需求呈现偏强的态势。同时,自去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整个上游原材料的供应恢复偏缓慢;“双碳”目标的执行导致传统能源供应有一定收紧。

  “虽然能源价格的跳涨会对经济形成一定冲击,但并未形成总量上的危机,因此解决的关键在于供应能否及时调配。”钟美燕指出,目前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冬季气温。现在市场对冷冬的预期较强,煤炭供应呈现的结构性短缺可能延续至11月甚至12月。从整个能源的角度来看,需要尤为关注电力危机,如果电力整体平稳,能源危机进一步深化的可能性较小。

  当前国际煤炭价格高企对于正面临煤炭紧缺的印度可不是好消息。作为世界第二大煤炭生产国和第四大煤炭储备国,该国约70%的发电依赖煤炭,其发电厂煤炭储量降至极低水平,将其推至电力危机的边缘。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3月末,印度发电企业平均持有的煤炭储量可维持28日。7月,煤炭需求开始加速,电力企业的消耗速度超过供应补充速度,煤炭库存急剧下降;8月末,电厂的煤炭平均库存降至维持7日,9月末降至4日。而印度中央电力管理局(CEA)要求发电厂维持至少15天-30天的库存。

  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的能源经济学家加格(Vibhuti Garg)表示,没人预料到经济复苏和能源需求增长如此迅速,暴雨造成的破坏加剧了供应短缺。

  印度中央电力管理局(CEA)本月早些时候称,国内煤炭生产停滞和煤炭进口成本飙升这两大问题意味着印度的煤炭短缺可能会持续整个冬天。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合作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国内煤炭供应紧张、国际煤炭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印度煤炭短缺将持续一段时间,但不会形成长期状态。“实际上,由于印度基础设施较为薄弱,该国长期处于电力不足的状态,而疫情暴发以来中小企业遭遇停工停产、近期经济恢复性增长等因素加剧供需矛盾,从而使煤炭短缺和电力危机问题更加凸显。”

  印度煤炭短缺或持续数月

  印度煤炭短缺波及到电力和水泥、钢铁、铝等依赖煤炭的非电力行业的正常运转。北方邦多达14家供应4520MW电力的发电厂已暂时关闭,多个邦自10月初开始轮流停电,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和恰尔肯德邦等邦的居民每天停电时间一度长达14小时。印度铝生产商“抱怨”电力短缺导致冶炼厂停产。

  刘宗义认为,印度煤炭短缺和电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首先,在经历第二波新冠疫情冲击后,印度目前处于经济恢复性增长阶段,对工业电力的需求激增,经济活动的复苏推高煤炭消费。根据印度电力部门的数据,印度8月和9月的电力需求比2019年同期增长近17%。其间,印度煤炭发电占比从2019年同期的61.91%升至66.35%,煤炭消费总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18%。

  其次,自新冠疫情暴发至今年6月,印度电力需求均较为疲软,印度电厂减少了煤炭采购,未建立充足的煤炭储备。近两个月,电力企业的煤炭消耗速度超过供应补充速度,煤炭库存急剧下降,印度135家燃煤发电厂的煤炭库存从平均维持12日降至维持4日。其中,近3/5的发电厂的煤炭库存仅够维持3天或更短时间。

  再者,今年的强季风降雨对印度中部和东部各邦矿区开采和煤炭运输造成阻碍,加大了供需缺口。煤炭生产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一般3月达到峰值,6、7月季风季节开始下降,季风结束后生产速度回升。然而,今年持续至9月的降雨推迟了煤炭供应的正常恢复。

  此外,印度国内生产的煤炭质量不高、发热效率不足,部分发电厂从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非等进口优质煤炭,但当前国际煤炭价格高企,挫伤相关发电厂的生产积极性。

  有分析指出,国际煤炭价格主要受以下因素提振:全球最大的两个煤炭出口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因非季节性降雨和新冠疫情而减产;消耗全球生产的近1/2煤炭的中国因电力需求上升加大煤炭进口。据悉,印度尼西亚的煤炭价格从4月的约86.68美元/吨升至10月的约162美元/吨。

  印度43%的进口煤炭来自印尼,26%来自澳大利亚。今年3月至9月,印度进口煤炭价格上涨了前所未有的200%;仅在8月至9月期间,进口供应萎缩44%,进口骤减给国内生产商增加了近1700万吨煤炭的额外负担。

  印度国家基金会(National Foundation for India)的研究负责人德索萨(Swati DSouza)表示,目前进口煤炭价格约为国内煤炭价格的2-3倍,因此印度很难依赖外部煤炭来源。

  印度缓解煤炭短缺的“希望”压在为国内提供近80%煤炭的印度煤炭公司上。根据官方数据显示,印度发电厂的煤炭库存9月末降至810万吨左右,同比减少约76%。印度煤炭公司正在加大对燃煤电厂的煤炭供应,过去一周将日供应量从约150万吨增至约162万吨,发电厂的煤炭库存则从前一周的约723万吨上升至上周的约751万吨。

  煤炭供需达到新的平衡尚需一定时间。印度电力部长辛格(Raj Kumar Singh)本月早些时候曾表示,印度可能要应对长达6个月的供应短缺;布鲁金斯学会能源和可持续问题专家汤吉亚(Rahul Tongia)也预计,印度煤炭短缺可能会持续5个月。

  中国推进能源保供稳价工作

  在亚洲,除了印度,约65%的电力依靠煤炭的中国近期也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但目前形势逐渐缓解。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10月18日发布数据,中国9月电力生产有所加快,当月发电67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增速比上月加快4.7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增长10.5%。

  “中国限电之后导致的产成品的开工率下降,某种程度上会促进产成品的去库存,从而带来价格的修复。”钟美燕表示,从产业链来看,当价格一级一级抬升的时候,最终会回归到一个问题,谁来买单?谁买得起单?

  从全球的价格水平来看,中国的商品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在当前的价差水平之下,中国通过对产品库存的管控或者是上游端开工负荷的下降,出口可能出现量保持平稳、价格抬升的局面,整个出口额相对来说比较乐观。

  但是对于中国国内市场,很多产品是内需为主,可能出现下游企业为避免生产亏损拒接订单的情况,形成对上游原材料采购放缓的负反馈。所以,长久来看,能源价格上涨对经济活动整体呈现偏利空的影响。

  10月以来,中国煤矿产量逐渐复产。10月19日,中国国家发改委召开煤电油气运重点企业保供稳价座谈会,对下一步保供稳价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包括稳定增加煤炭产量,力争煤炭日产量达1200万吨以上等。

  会议指出,9月末以来,已核增一批生产煤矿,日均产量已比9月增加120万吨以上,10月18日的日产量已超1160万吨,创今年新高。近日,江苏、山东、湖北、山西等地新增市场交易价格已按价格政策实现近20%的上浮。

  一周前,中国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提出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将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由现行的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研究员崔成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中国煤矿产能是充足的,关键在于把煤炭生产的“紧箍咒”松开一点,并打通运输环节,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煤炭价格会自然回落。而且,此次电力危机也为中国进一步加大能源和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力度提供了良好契机。

  全球能源供需瓶颈在海运

  由于全球供应链瓶颈短期内难消除、国际国内能源价格相挂钩等因素共振,短期全球能源短缺问题缓解的可能性较小。

  金联创原油分析师韩政己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7月以来,天然气、煤炭、原油等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已现端倪,进入9月后供应短缺迹象更加明显,目前涉及的产品面广泛,甚至波及到全球30多个国家与地区。

  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研究员崔成认为,全球多国出现能源供应紧张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从供给端来看,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能源企业在传统能源生产方面面临压力,近年来的相关投资有所减少,而新冠疫情冲击下各国经济复苏进度不一,生产端对需求复苏预期的评估不足。就中国而言,由于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进展良好,出口需求增长较快,国内电力需求上升明显超出预期,但在“双碳”目标下短期执行过程中煤炭供应过于收紧。

  其次,受新冠疫情持续且反复的影响,国际海运压船严重,能源运输的良性循环受阻,这是造成当前煤炭、天然气等生产周期较长的能源供需不匹配的关键因素。

  另外,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的超宽松财政、货币政策持续助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由于成本上升,发电厂与其说是缺煤,不如说为了避免亏本而不愿发电。如果能源价格继续飙升,通胀超预期,美联储大概率会提前收紧货币政策。

  能源结构转型任重而道远

  目前,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占世界能源使用量的约84%。近期全球范围内能源供应紧张、能源价格飙升的境况为10月末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COP26蒙上一层阴影,也凸显出能源转型之路任重而道远。

  2015年,190多个缔约方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根据《巴黎协定》,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在全球面对气候危机的背景下,多国陆续开启从化石能源过渡到绿色清洁能源的转型之路。美国、欧洲等对石油、天然气的投资呈下降趋势。根据Rystad Energy发布的数据,2015年以来,美国和欧洲石油公司对油气田开发的新投资减少了1/2以上。

  与此同时,各国政府在扩大清洁能源规模和提升清洁能源技术层面未找到合适的节奏,未能填补能源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缺口。

  就印度而言,该国是世界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政策层面倾向于鼓励发展以氢燃料为基础的能源发电和扩大可再生能源占比,但是,由于印度电力技术较落后,现阶段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接入电网后供应并不稳定。

  金联创原油分析师韩政己指出,从目前的普遍成效来看,能源转型难以迅速实现,部分可再生能源保持稳定输出仍存在难度。

  崔成则表示,从技术进步层面来看,某个突破性的技术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5%时将实现爆发性增长,“十四五”后期,光伏、风电、电动汽车等都将越过这一临界点,届时储能技术这一能源转型的关键和最大瓶颈问题会更加突出,因此,在没有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之前,采用先松后紧的策略将是最佳选择。

  长期来看,在“双碳”目标之下,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层面对于节能减排、能耗控制存在政策力度把握不准的问题。对此,钟美燕提出两点看法。

  第一,需要考虑全球“双碳”执行的制度定力的时间周期。如果把长期的目标放在短期的时间框架内来执行,可能会给市场带来阶段性的扰动。

  第二,在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趋势之下,传统能源的投资会有所放缓。面对气候多变、极端天气频发的情况,新能源整个产业链相关设备还不是那么完善,对于传统能源的替代有效性需要时间周期。因此,可能阶段性凸显能源转型过程中传统能源成本上升的问题,这也是转型阵痛期必然会面临的情形。

相关阅读
  • 煤炭消费大国供应短缺持续 全球能源供需结构性错配何解?

    煤炭消费大国供应短缺持续 全球能源供需结构性错配何解?

      近期全球范围内能源供应紧张,也凸显出能源转型之路任重而道远。   10月19日下午,中国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机制煤炭专题座谈会。根据会议,国家发展改...

    2021-10-21 10:22:47 FX112财经网
  • 中国移动前三季度日赚3.23亿元 有你的贡献吗?

    中国移动前三季度日赚3.23亿元 有你的贡献吗?

      20日晚间,中国移动在港交所披露2021年首3季度未经审计的主要运营数据,营业收入为648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上升12.9%;股东应占利润为872亿元,同比上升6.9%。按270天计算,前三...

    2021-10-21 10:22:44 FX112财经网
  • 出行大潮中“一桩难求” 新能源车充电难如何破题

    出行大潮中“一桩难求” 新能源车充电难如何破题

      今年国庆假期前3天,国家电网充换电服务网络总充电量同比增长59%,高速公路充电设施充电量同比增长56.52%,创历史新高。尽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和市场占有率在快速提升,但困...

    2021-10-21 10:22:40 FX112财经网
  • “双11”昨晚开启预售 快递物流企业抢先上“新”

    “双11”昨晚开启预售 快递物流企业抢先上“新”

      “双11”物流,唯快不破。   10月20日晚8点,天猫、京东两大平台将同时开启“双11”预售,而各大快递龙头已经提前上“新”,做好了应对快递业务旺季的准备。   新项目争相...

    2021-10-21 10:22:37 FX112财经网
  • 劳斯莱斯、奔驰、润百颜 为何找网红推广都翻了车?

    劳斯莱斯、奔驰、润百颜 为何找网红推广都翻了车?

      从劳斯莱斯到润百颜再到奔驰,近期多个知名品牌频频因与有争议性的公众人物“合作”,而遭到网友抵制。   转发杨笠宣传视频,奔驰被顶到风口浪尖   “边向人群挥手,边走向...

    2021-10-21 10:22:33 FX112财经网

本文煤炭消费大国供应短缺持续 全球能源供需结构性错配何解?由FX112财经网 首发,欢迎转载,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FX112财经网(https://www.942fx.com)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 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 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 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或致函告之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关注FX112财经网,获取最优质的财经报道!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添加小编微信加入财经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