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国内财经
根据最新疫情防控有关部署,为确保广大师生安全和健康,经研究决定,3月12日起,我市中小学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幼儿园、托儿所停止幼儿入园,各类培训机构和托育机构不得开展线下
国际商品巨头嘉能可(Glencore)在回复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没有参与近期推高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镍品种价格。(陈霞昌)
在线K歌平台——唱吧,近来似乎“麻烦”不少。
先是在去年年底,唱吧因“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问题,被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架的应用软件名单中。再是本月初,又有多家媒体
今日有市场传言称,苏州市住建局联合多部门召集部分房企开会,接下来会出台一些房地产扶持政策。对此,苏州市住建局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该局近日并未发文召集房企开会。
“征信洗白”“征信修复”“一条1000元至2000元”“修复不成功,可以退款”……诸如此类的征信修复广告在网络上屡见不鲜,殊不知这其实是一场骗局。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
据吉林发布消息,吉林省委决定,总督学、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岳强兼任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免去张立峰的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党委书记职务。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出现聚
曾经的“价格杀手”彻底变了?
刚刚,特斯拉又官宣涨价。据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Model 3高性能版和Model Y长续航、高性能版售价均上调1万元。在调价前已经下订的用户,不受
3月10日,京东集团发布2021财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全年净收入为9,516亿元人民币(约1,493亿美元),同比增长27.6%。2021年全年净服务收入为1,359亿元人民
随着3月份房企还债高峰的到来,关闭已久的融资闸门也有所放松。一周内,多家房企合计获得银行并购融资额度达350亿元。
3月9日,交通银行(行情601328,诊股)广东省分行与美
莱西本轮疫情累计感染超900例
据央视新闻消息,3月10日下午,山东省青岛市就莱西疫情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最新进展。
从发布会上获悉,3月9日12时至3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贯彻实施的关键之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拓展对外经贸合作,以高水平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去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110万亿人民币,继续增长可以说是在高基数上的增长。中国制定宏观政策,是从国情实际出发的。去年,我们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
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11日)发布《2021年网络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网络消费和数字经济相关政策发生重要变化,由此前侧重为数字经济发展创造较为宽松灵
3月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李克强谈5.5%左右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制定宏观
泰禾集团(行情000732,诊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辟谣声明称,网传“泰禾集团宣布破产,留下一些‘烂尾楼’,被万科接手”、“泰禾集团名下共计五十多个房产项目在停工中”等内容
北京积水潭医院发布公告,某阳性病例曾于2022年3月4日在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急诊科就诊,于当日15:00—18:00间进入过回龙观院区门诊大厅及急诊区域的人员须主动向社区报备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9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7498.4万剂次。
在近期召开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与数字
2021年,中国经济在两个“外”字上成果丰硕。第一,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在一年间连续跨越了5万亿和6万亿两个台阶,达到了6.05万亿美元。第二,202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实现近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吉利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法定代表人为徐志豪,经营范围含新材料技术研发;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电动汽车充
金融界3月10日消息 上期所公告,自2022年3月11日(周五)收盘结算时起,交易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幅度调整如下:镍期货NI2203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比例为20%,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17%;镍
中国经济网3月10日讯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统筹做好2022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今年建设重点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
“你名下的医保已停用
请进******申换电子版使用……”
近期有不法分子利用“医保停用”等相关题材,向参保人员发送诈骗短信,点开链接后跳转的页面与国家医疗保障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自2022年3月11日起,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俄罗斯卢布即期交易价浮动幅度由5%扩大至10%,即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俄罗斯卢布的即期交易价可在中国外
2022年外资对中国债券摇摆不定,客观受年初央行降息和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影响,外资持债规模同比增速放缓,主观方面由于俄乌危机,境外机构对俄罗斯乃至新兴市场资产避险情绪增